Adv Sci:精准化学免疫疗法用于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胰腺癌患者在诊断后五年的存活率只有大约10%。根据最近一项研究,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Marsha Moses博士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明,使用高度选择性,有效,工程化的抗体-药物组合,可以使得小鼠模型中的胰腺肿瘤明显且持久地缓解。
天士力治疗2型糖尿病化学1类新药获批临床试验
天士力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江苏帝益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化学1类新药TSL-1806胶囊《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药品名称:TSL-1806剂型:胶囊规格:100 mg申请人: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受理号:CXHL2000413通知书编号:2020LP00664注册分类:化药1类审批结论:根据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202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已决定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病原学研究所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博士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Doudna博士,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编辑领域的贡献。
深度解读: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202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已决定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病原学研究所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博士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Doudna博士,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编辑领域的贡献。
植物萜类化学防御与形成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萜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最大的类群,结构多样、活性广泛,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植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目的通常被认为是调节其自身生长发育(如植物激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以及抵御各种生物胁迫(如昆虫拒食剂印楝素和除虫菊酯)。倍半萜为萜类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家族,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双重多样性。其中,杜松烯类倍半萜由于其独特的活性与功能受到
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发光真菌
发光生物是自然界的奇妙创造,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界均有一些发光的种类。海洋中发光水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水母发光蛋白原理已见科学报道。全球已知有97种生物发光真菌类群。发光真菌依靠荧光素酶而发光,当萤光素在有氧的情况下被萤光素酶催化而发生反应时,会从其子实体或菌丝发出光。在医学、农业与生态环境传感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生物发光真菌受到关注。真菌发光
聚集诱导发光纳米仿生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林涛、副研究员张鹏飞、研究员龚萍、博士邓冠军等,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以及湘潭大学教授陈华杰合作,研发出一种基于聚集发光元件的AIE纳米仿生机器人系统,用于血脑屏障穿越及脑胶质瘤靶向诊疗。相关论文以Natural-Killer-Cell-Inspired Nano
Nat Methods:多巴胺感受器揭示大脑的化学信号
2018年,近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分校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dLight1”的基于荧光蛋白的生物传感器。这一种高特异性传感器可检测多巴胺,即神经元释放的一种可向其他神经细胞发送信号的化学分子。与先进的显微镜结合使用时,dLight1可提供高分辨率,实时成像的活体动物多巴胺时空释放特征。
新型近红外二区发光量子点生物标记研究取得进展
近红外二区发光(950-1700 nm)在生物体内散射低、组织穿透深且成像分辨率高,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近红外二区无机量子点由于发射波长可调、吸收截面大和量子产率高等特性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研究的近红外二区量子点为II-VI族和IV-VI族半导体材料,如CdSe、CdTe和PbSe,但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如Cd2+和Pb2
研究人员完成目前最长线性聚糖—128聚糖的化学全合成
细菌表面的脂多糖(简称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其多糖大都具有诱导炎症的效应,是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近年来,意大利科学家Molinaro等人通过研究在欧美人群中常见的一种肠道共生菌——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 mpk),发现该拟杆菌表面的脂多糖起到调节小鼠免疫反应的作用,使得小鼠具有预防炎症性肠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