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同性恋螺杆菌”会加剧动脉硬化
新华社电 日本东北大学等研究机构日前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发现,感染一种被称为“同性恋螺杆菌”的致病菌,会使脂肪更容易在血管细胞内蓄积,加速动脉硬化。如果能够进一步弄清这种细菌的作用,就有望预防和
感染一种细菌会加剧动脉硬化 健康人也会携带该病菌
日本东北大学等研究机构日前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发现,感染一种被称为“同性恋螺杆菌”的致病菌,会使脂肪更容易在血管细胞内蓄积,加速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亮点研究及疗法研究进展汇总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个体机体脂肪、血栓、结缔组织和碳酸钙在血管沉积所引发的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疾病。由于其普及性,在一段很长时间内,动脉硬化始终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发展国家中动脉硬化往往是引发个体死亡的常见原因。
南京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JAMA:基于尸检的研究对美军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进行了检查
据发表在12月26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那些于2001-2011年间死于战斗或意外伤害并进行了尸体解剖的派驻美国军人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8.5%,与该疾病较高的患病率有关的因子包括:较大的年龄、较低的教育水平及先前确诊过的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肥胖症。
JBC:一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分子信号途径
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of Liver X Receptor Induces Macrophage Interleukin-5 Expression”,揭示了一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分子信号途径。相关成果发布在近期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JCI:揭示免疫系统抵御机体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
2012年1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发现了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者发现免疫系统也可以对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产生抵抗反应,其能够产生较强的抗炎T细胞效应来帮助抵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相关研究或可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疫苗以及新型治疗疗法。
PLoS ONE:干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一定作用
2013年9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Buffalo大学研究员发现在“坏”胆固醇导致人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干细胞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早期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动物模型中发现,高水平的LDL(“坏”胆固醇)通过刺激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生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论坛在北京召开
北京2014年7月1日电 /美通社/ -- 今天,“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论坛的主题是总结该临床试验项目的研究进展、分享初步研究成果,同时还开展了生物医学统计和 SCI 论文撰写的专业性培训。来
EMBO Mol Med:抑制Rcan1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2013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来,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抑制小鼠体内蛋白Rcan1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负担,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结果研究发表在权威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研究揭示了Rcan1是未来药物治疗这种疾病的潜在目标。 这项研究分析了喂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