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提出解释生酮饮食理论模型新观点

生酮饮食是指高脂肪高蛋白,但极低碳水化合物水平的膳食模式,其脂肪含量很高,但减重效果十分惊人。尽管低碳饮食整体上效果良好,但其作用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模型称为“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CIM模型)。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John

2021-05-09

Br J Pharmacol:肠道微生物区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性小鼠模型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2021年5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格拉纳达大学在英国药理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iota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 genetic mouse model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文章。该研究发现了由遗传性系统

2021-05-24

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基因HSD17B13在小鼠模型中并无作用

HSD17B13的失活突变保护人类免受NAFLD相关和酒精相关肝损伤、纤维化、肝硬化、 和肝细胞癌,抗HSD17B13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发中。但是该研究显示HSD17B13在小鼠NAFLD模型中并无作用!

2021-05-06

Sci Trans Med:啮齿动物羊水干细胞胞外囊泡可挽救胎儿肺发育不全

胎儿肺部发育不全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特征是肺部生长缺陷和成熟度下降。患有肺发育不全的婴儿中最常见的缺陷是先天性疝气(CDH)。尽管近年来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这与肺部发育不全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迄今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胎儿肺的生长和成熟。

2021-04-25

Nature:研究揭示热河哺乳形动物的挖掘趋同演化与脊柱的演化发育意义

 《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毛方园、张驰,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孟津等关于早白垩热河生物群哺乳形动物的研究成果:穴居和挖掘适应在不同哺乳形动物中独立演化多次,骨骼表现除了肢骨的特化,还伴随有椎体的形变和量变;根据现生哺乳动物的体节发生(somitogenesis)中基因调控中轴骨数目和体节分区形态机制,结合化石

2021-04-14

科学家成功在子宫外培养哺乳动物胚胎

 既往人们对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了解,大多通过观察青蛙或鱼类等非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或者是将小鼠胚胎的解剖静态图像叠加在一起获得。虽然在子宫外培养早期胚胎的想法早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但现实中的成功率很低,而且胚胎发育往往是不正常的。近期,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在子宫外培养小鼠早期胚胎的方法。该研究在《Natu

2021-04-06

多种模型的建立如何改善人类疾病的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科学家们发表的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他们如何建立多种模型来改善人类的疾病的研究?分享给大家!【1】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些新设计的主蛋白酶抑制剂可在体外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中抑制新冠病毒感染doi:10.1126/science.abf1611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

2021-03-28

Nature: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模型 或能绘制出与疾病基因相关的风险突变的多种图谱

2021年4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GWAS)已经确定了数千种与多种人类疾病发生相关的遗传突变,但这些研究往往并不能确定基因突变到底会带来哪种特定的特征或疾病;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Genome-wide enhancer maps link risk variants to disease g

2021-04-13

在子宫外培养哺乳动物胚胎

2021年3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观察一个由相同细胞组成的小球如何在成为哺乳动物胚胎的过程中首先附着在等待的子宫壁上,然后发育成神经系统、心脏、胃和四肢:这是近100年来胚胎发育领域的一个高度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Jacob Hanna教授及其团队如今完成了这一壮举。他们构建的在胚胎植入后的初始阶段在子宫外培

2021-03-22

蔡清清教授团队首次创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预测模型指导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精准预后判断和早期患者治疗决策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好发于亚洲及拉丁美洲,在我国占所有淋巴瘤病例的15-30%。ENKTL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明显异质性,当前预后评价系统多基于临床及病理特征,而基于临床分期制定的治疗方案无法满足个体化诊疗的需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蔡清清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血液学期刊Blood上发表了题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预测模型”

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