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生物药开发中的挑战
作者:Stefan Schlack,Sartorius Stedim Biotech 市场与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生物制药行业正享受着其取得的巨大成功。生物药收入已占全球药品收入的1/5,其增长率是大多数传统化学合成药品增长率的两倍。生物药名列最畅销药品榜,一些药品已经成为重磅药物。伴随着投资资金的流入,生物技术股票已然跑赢大盘。然而,与其它高利润行业一样,生物制药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2015年
首款赫赛汀生物类似药获批 用于治疗胃癌和乳腺癌
Mylan和Biocon公司今天宣布,美国FDA批准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Ogivri(trastuzumab-dkst)上市。Ogivri是一款赫赛汀(商品名Herceptin,药物名trastuzumab)的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被批准用于治疗赫赛汀标签中的所有适应症,包括过度表达HER2的乳腺癌和转移性胃癌(胃或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这也是针对这两种特定癌症的第一款生物类似药。Ogi
绿叶制药两种在研生物抗体药进入三期和一期临床试验
上海2017年11月20日电 /美通社/ -- 绿叶制药宣布旗下两种在研生物抗体药物已取得里程碑进展。其中,LY01008 为 Avastin 的生物类似药,目前已在国内获批进入三期临床试验;LY06006 为 Prolia 的生物类似药,也已在国内进入一期临床。两种在研生物抗体药 LY01008 和 LY06006 均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由绿叶制药集团于今年8月4日向山东博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得。
药明生物携手多宁生物与利穗科技成立“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联盟”
上海,2017年11月16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与多宁生物、利穗科技共同宣布,成立“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联盟”。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抗体药的研发生产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板块之一,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内相关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
生物类似药的市场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2016年最畅销的10种药品,每一种的销售额都在50亿美元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生物制品。随着降低医疗费用的压力日趋增大,催生了对成本更低的生物制药的需要,从而对生物类似药也有了更大的需求,所谓的类似药就是与某种已经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类似的生物药品。第一个生物类似药是欧盟2006年4月批准上市的,但此后便裹足不前,原因就是生物类似药与其非常很复杂的参照产品(原研药)要有一样的疗效和安全
提升诺和诺德全球研发价值,贡献中国医药创新生态
-诺和诺德中国研究发展中心庆祝成立20周年北京2017年10月31日电 /美通社/ -- 诺和诺德中国研究发展中心今日在北京庆祝成立20周年。诺和诺德高级副总裁及全球研究部负责人柯宙思博士(Peter Kurtzhals)、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总裁王保平、诺和诺德中国医药部副总裁张克洲等与研发中心员工一起举行了庆祝活动。1994年,诺和诺德(中国)制药公司成立。1997年,诺和诺德公司在中国建立研
药明生物与颇尔合作创建生物制药连续生产联合实验室
-强强联合开发下一代生物制药工业化生产技术,抗体新药生产成本有望降至15美元/克以下上海2017年11月2日电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与全球高科技过滤、分离和纯化方面的领导者颇尔公司(Pall Corporation)宣布在上海创建联合实验室,携手开发完整的单克隆抗体连续生产工艺。双方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第三届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工作会召开
2017年9月21-22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河北省科技厅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工作会”“2017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协同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大会暨创新创业直通车活动”在石家庄高新区以岭健康城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推动生物医药集群发展”为主题,是围绕“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及“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
药明康德获颁2017全球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竞争策略创新及领导力奖
上海2017年10月9日电 /美通社/ --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举办的2017年度“最佳实践奖”(Frost & Sullivan Best Practices Awards)日前公布评选结果,药明康德凭借其最具创新活力的开放式赋能平台,获颁 “2017全球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竞争策略创新及领导力奖”。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增长咨询机构,沙
辉瑞起诉告强生扼杀生物类似药竞争
在周三向宾州法院提出的诉讼中,辉瑞指出,强生“阻扰美国患者获得治疗选择,并损害了创新,对不断增长的生物制品市场中强大的价格竞争有害无益。”辉瑞在诉讼中称,强生故意打击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药,类克(Remicade)生物类似药的竞争对手,违反了反垄断法律和破坏“联邦生物制品价格竞争与创新法案(BPCIA)”的主要目标。据悉,强生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要求患者在使用生物类似药的替代品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