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多模态眼功能成像新技术无筛查重大慢病

 人类大脑获得外界信息80%以上是通过眼睛感知的,因此眼健康对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人眼还是观察脑认知、人体代谢、人体微循环与心脑血管状态的天然窗口,多种重大慢病可能并发或继发眼病。临床研究还证实,眼底病变具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肾病等多种慢病的标志性特征,可以作为疾病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判断标准。因此,研究

2022-01-04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研究开发出基于FBG传感原理的触觉传感器应用于微手术组织触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微创中心研究员王磊团队在基于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原理在微创手术的应用——活体组织触诊的研究中实现了活体组织的精准力信息反馈和肿块信息的定位检测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Development of a Fiber Bragg Grating-based Force Sensor for Minimall

2022-01-12

映辉医药获和盟投千万级PreA+轮融资,溶瘤病毒赛道又添新助力

2021年9月,苏州映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辉医药”)对外披露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主体为和盟创投。

2021-12-16

海正药业海博麦布片成功纳入2021国家医保目录,开启国降脂新时代

中国自主研发的原研药,更适合中国患者

2021-12-03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

  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邀请国内著名同行专家担任评审的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上海发布。这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也是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连续第十二年发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2021-11-24

Clinical Chemistry:利用DNA甲基化检测实现胃癌早期无诊断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汤富酬教授/文路副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付卫教授团队合作,利用团队之前开发的甲基化CpG短串联扩增与测序技术(MCTA-Seq),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DNA中异常高甲基化CpG岛进行基因组规模的高灵敏度测序分析,实现胃癌早期无创诊断及胃癌、

2021-11-23

创伤性脑损伤实时监测新突破:漫反射光学技术实现无监测

 在美国,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均每天就有155人死于TBI相关伤害。运动时稍不留神、生产事故或是交通意外都可能会导致创伤性脑损伤。脑损伤的诊断和评估对于制定脑外伤相关并发症(称为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这些并发症包括意识水平的改变、记忆障碍、混乱、定向障碍、新发或恶化的癫痫发作、听觉、视觉和情绪并发症以

2021-11-25

科研人员在兔模型上实现拉曼探针术中前哨淋巴结的准确定位和微手术

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是恶性肿瘤发生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对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指导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淋巴清扫,减少淋巴水肿、感觉障碍等诸多并发症。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筛查的普及,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技术包括染料法、放射

2021-11-14

二尖瓣返流技术MitraClip®中国手术量破百,加速惠及中国患者

中国经导管介入治疗二尖瓣返流已迈入全新微创时代。

2021-11-06

青岛大学首创干细胞“可贴”可替代植皮

  近日,青岛大学医学部徐文华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能实现皮肤快速再生修复的神奇“创可贴”技术,是全球首个依托“4D打印”研发新型干细胞载体并进行创面修复的核心技术。皮肤的大面积灼伤或糜烂不需要进行植皮手术,用这种“创可贴”把干细胞“贴上去”就能实现受损皮肤的快速再生修复。干细胞“创可贴”可有效解决损伤皮肤修复问题烧烫伤作为一种创伤类型,是世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