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蜡伞科系统分类研究取得进展

蜡伞科(Hygrophoraceae)是蘑菇目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全球已知28属,近700种,其成员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蜡伞科系统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该科真菌总体形态分类特征较少,个体外形、颜色等特征变化较大,生态分布广泛,存在一些分类学研究问题,包括(1)蜡伞科是否为单系类群?(2)拱顶菇属Cu

2021-05-09

国家药监局发布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通告

  4月15日,为进一步加强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监督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一则关于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的通告。原文如下: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一、目的为规范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管理属性和管理类别判定,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关于药械组合产品注

2021-04-16

PNAS: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人类基因组中的古老RNA病毒片段!

2021年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多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从人类基因组中识别古老的RNA病毒残留物,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教授AI系统来识别RNA病毒残留并利用其在

2021-02-04

科学家们如何利用算法来加速人类疾病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报告,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如何利用算法来加速人类疾病研究?分享给大家!【1】Diabetes Care:新研究发现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在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存在性能差异doi:10.2337/dc20-1877糖尿病仍然是美国成人失明新病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下降的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眼病。但是,目前缺乏眼科保健提供者,

2021-01-24

灌树蛙属分类学研究取得进展

  灌树蛙属Raorchestes由Biju等学者于2010年建立,隶属于树蛙科Rhacophoridae,该属物种的体型较小,体长15-45 mm,常栖息于灌木丛中,繁殖方式为直接发育,即蝌蚪在卵内完成变态过程,直接孵化出幼蛙。该属包含68个物种,其中多数物种分布在印度(尤其是西高止山脉),此外还分布于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

2021-01-21

罗氏Esbriet(吡非尼酮)获美国FDA优先审查,治疗无法分类的间质性肺病(uILD)!

Esbriet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2021-01-27

唇形科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唇形科(Lamiaceae)为被子植物第六大科,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中国是其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该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烹饪、药用、园艺、建材等方面应用广泛,与人类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唇形科与马鞭草科(Verbenaceae)进行系统重排以后,唇形科的范畴及分类系统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来,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唇

2021-01-11

加拿大研究人员创建用于药物发现的新型蛋白质折叠算法

  据多伦多大学网站报道,该校唐纳利细胞与生物分子研究中心(Donnelly Centre for Cellular and Biomolecular Research)的计算生物学家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可用于发现用于精准治疗的全新蛋白质分子。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细胞系统》(Cell Systems)杂志上。由分子遗传学教授菲利普·金(

2021-01-13

中山眼科中心肖传乐和刘奕志团队开发Nanopore测序数据新校正组装算法,并组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高完整度基因组

   三代测序技术(PacBio和Oxford Nanopore)可解决基因组重复区域的组装难题,提高基因组完整性,已成为发育、再生、肿瘤和其它疾病过程中细胞基因组组装的主流技术。其中,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更使得测序成本显着降低,并且由于其可实现超长读长(高达1Mbp),在复杂基因组组装中具有天然优势。然

2021-01-15

Diabetes Care:新研究发现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在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存在性能差异

2021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糖尿病仍然是美国成人失明新病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下降的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眼病。但是,目前缺乏眼科保健提供者,这将不可能满足为这一人群提供必要的年度筛查的需求。一项新的研究考察了七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筛查算法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方面的有效性。相关研究结果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