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Genet:姐妹染色单体内聚和分离过程参与膀胱癌发生

2013年10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BGI和其他机构组成的中国研究团队在Nature Genetics发表了他们最新对膀胱癌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 采用全基因组和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影响姐妹染色单体的内聚和分离(SCCS)过程的遗传变异可能参与膀胱肿瘤,并为膀胱癌的治疗打开了新的途径。

2013-10-21

日本发明利用电分离筛选iPS、ES细胞的新技术

据日本媒体报道,庆应义塾大学宫田昌悟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给细胞加电压时其反应各异的特点,发明了可以从饲养层细胞中简单分离出所需的ES细胞和iPS细胞的新技术。与以往胰蛋白酶分离办法相比,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并且不会伤害细胞的优点。

2015-03-26

中西药复方制剂走向分离 药机业宜攻“专”

“中西药结合疗效好”曾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可如今,“中西药结合”的制剂方式不仅不再受追捧,同时,中西药结合凸显的安全性问题也开始被关注。维C银翘片质量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以其为代表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潜在危害由此开始广受重视。

2013-07-05

国内首创高效磁加载藻水分离站问世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了解到,该院与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自主研发的氮磷藻磁聚移出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每小时处理100立方米污水的高效磁加载藻(污)水分离站。这项成果通过半年时间运行,对藻细胞、总磷等去除率均超过90%。中科院、中科大以及环保部门的权威专家日前通过了对这项成果的技术鉴定。

2015-02-16

PNAS:柏科植物随联合古陆的分离而发生隔离分化

5月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分子生态所(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学院)刘建全教授课题组及其国际合作团队的分子生物地理学和进化研究新成果:柏科植物随联合古陆的分离而发生隔离分化。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第一单位均为兰州大学,是以兰州大学为主导、发表在该著名综合杂志上的第一篇论文。

2012-11-18

Lab Chip:新微装置分离培养循环肿瘤细胞

近日,哈佛大学韦斯研究所仿生工程与波士顿AOS医院之间合作研究创造了一种微流体装置,可以收集稀少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以便进一步进行血液分析。循环肿瘤细胞已脱离原发肿瘤部位,并经常生成一个次级或转移性肿瘤灶。分离CTCs和培养以及后续的分析很困难。培养从血液中分离出的一种罕见的肿瘤细胞可以帮助改善病人对治疗的反应。研究结果发表在Lab Chip杂志上。

2012-11-18

JEP:研究发现情绪版“分离效应”

数学家Savage(1954)在其《统计学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Statistics)一书中提出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是规范性决策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可表述为:如果知道事件E发生,决策者会采取行动A;知道事件E不发生,决策者会采取行动A;据此,在不知道事件E是否发生的情况下决策者也会采取行动A。

2011-10-12

栾兆坤等超导磁分离设备与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栾兆坤研究组牵头组织,江苏旌凯中科超导高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舰船研究院、东华理工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参加的低温超导磁分离设备研发团队,经过历时数年的研发,目前已成功建立我国第一台工业超导磁分离系统,并证实了该系统在废弃物二次资源利用、污水废水快速集约化处理、矿产资源高效除铁除杂等领域具技术可行性。

2013-12-29

Ant van Leeuw:秦始皇兵马俑土壤分离出新种地球微生物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日宣布,该院刘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胞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马俑芽胞杆菌(Bacillusbingmayongensissp.nov。)。

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