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神经干细胞分化新机制

3月10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郑辉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FASEB Journal 在线发表了题为Naloxone Regula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via a Receptor-independent Pathway 的研究论文。该成果揭示了非

2020-03-15

Cell Rep:细胞代谢或能调节病理性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命运决策

2020年3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两种免疫系统T细胞之间往往会发生失衡,比如多发性硬化症、炎性肠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体内介导慢性炎症的破坏性Th17细胞水平会升高,而移植炎性反应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关键角色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则会下降,这两种细胞均来自相同的前体细胞,即原始的CD4 T细胞,其开始

2020-03-14

Nat Biotechnol:靶向细胞骨架可让人干细胞更有效地分化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

2020年3月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人干细胞转化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下称胰岛素产生细胞),并在输注这些细胞的小鼠中证实它们的血糖水平可以控制,糖尿病可以在功能上治愈9个月。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

2020-03-08

Sci Signal:揭示炎症决定细胞命运的机制

2020年2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新研究显示,人体炎症可以通过一种独特的、高度组织化的受体来控制,这种受体可以在细胞表面"跳舞"。这一发现发表在《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解释了这个过程如何决定细胞是死亡、繁殖还是在体内迁移。来自雷丁大学和位于维尔茨堡的德国研究机构的研究小组记录了一种名为TNFR1的细胞受体的特殊复杂排列

2020-02-17

研究发现脂肪前体细胞分化命运的重要调控机制

 1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时玉舫/王莹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Scd1 controls de novo beige fat biogenesis through succinate-dependent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complex II 的研究论文。博士研究

2020-01-23

Cell:新研究揭示蛋白BFD1是弓形虫分化的主调节物

2020年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属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生活周期需要两个宿主,中间宿主包括爬虫类、鱼类、昆虫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和人,终宿主则有猫和猫科动物。弓形虫的生活史分为5个阶段:速殖子期(滋养体):在有核细胞内迅速分裂占据整个宿主的细胞浆,称为假包囊:缓殖子期:在虫体分泌的囊壁内

2020-01-29

Science子刊:揭示GDNF决定体内移植的神经祖细胞命运,有望治疗脊髓损伤

2020年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神经祖细胞(NPC)是脊髓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神经元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然而,受损脊髓中的有害微环境有助于在啮齿动物中进行NPC移植后观察到有限程度的恢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啮齿动物的脊髓微环境中,脊髓损伤诱导的Notch激活使得移植到它们体内的NPC的命运偏向星形胶

2020-01-19

这些患者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Corrie Painter女士是一位妻子、母亲,2010年她即将在麻省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发现乳房里有一个肿块。看似简单的肿块却让医生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好几次组织活检。最终获得的消息却将让她的生活天翻地覆,她患上了3级血管肉瘤(angiosarcoma)。这是一种绝症!大多数患者活不过5年。而且,在美国每年只有几百个患者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

2020-01-05

研究揭示转录因子通过相分离驱使神经元终末分化的新机制

 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艳研究组题为“Mitotic implant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spero via phase separation drives terminal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揭示了

2020-01-10

Neuron发表论文:“星爆无长突细胞”控制细胞命运之路

焰火升空,烟花怦然绽放,照亮了黑夜,也照亮观众的眼眸。能够欣赏光在瞬息间的千百般变化,要感谢我们的视网膜。视网膜上紧凑排列着近百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它们连结成复杂的神经网络,飞速传递信号和整合信号,让大脑实时感知到眼睛所见的盛景。在这些视网膜细胞中,有些成对存在的神经元,其中一个在光亮增强时有所反应,另一个在光亮减弱时有所反应,这样的设置对我们感知光的明暗

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