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源七聚体Pannexin 1通道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取得进展

3月12日,Cell Research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七聚体Pannexin 1通道的冷冻电镜结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竺淑佳研究组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课题组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余学奎课题组联合完成。细胞之间的交流是细胞发育及细胞稳态

2020-03-15

Allergy:电镜技术帮助揭示过敏反应的分子机制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过敏性疾病的关键分子——IgE抗体的分子结构。这项科学突破可为过敏反应的基本机制提供重要见解,并可能为开发更有效的抗过敏疗法铺平道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Allergy》杂志上。

2020-02-26

研究解析人类疱疹病毒6B型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毕国强课题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周正洪课题组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梅晔合作,利用高分辨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首次解析了人类疱疹病毒6B型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herpesvirus 6B capsid and c

2019-12-05

我国科学家拓展冷冻电镜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分辨极限

 冷冻电镜(cryo-EM)单颗粒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结构生物学众多结构解析方法中异军突起的一支,在膜蛋白的结构解析中更是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目前的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已经能较容易地将分子量大于300千道尔顿且生化性质稳定的蛋白质解析至近原子分辨率(约3 埃水平)。但由于小分子量蛋白质(一般为小于200千道尔顿)颗粒在冷冻样品中衬度不足等原因,小分子量蛋白质的高分辨解析工作对目前的技术手段而

2019-07-02

《Nature Methods》: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算法

近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研究组,电子工程系沈渊研究组和计算机系杨广文研究组三方合作在《自然 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鲁棒的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算法框架》(A particle-filter framework for robust cryoEM 3D reconstructio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将电子工程应用中的粒子滤波算法引入到冷冻电

2019-01-20

Nature & Science:冷冻电镜技术揭示Hedgehog信号复合体的结构

2018年8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Hedgehog信号通路对于胚胎细胞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该信号的缺失会导致先天性缺陷的发生。然而,对于多数癌症。例如基底细胞癌、脑癌、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来说,该信号的强度却失去了控制。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帮助我们揭示了Hedgehog信号的分子机制。通过对蛋白结构的进一步认知,能够帮助我们开发靶向该信号的药物分子。(图片来源:www.pixaba

2018-08-26

关于冷冻卵子技术 你怎么看?

“女汉子”在职场打拼时暂时不想要孩子,又担心日后生不出怎么办?心高气傲的“白骨精”一心扑事业,错过如意郎君,升级成“齐天大剩”该如何是好?2014年10月,美国科技企业巨头苹果公司和Facebook为让女员工排除上述顾虑,安心工作,贴心地推出一项新“福利”:即为女员工报销冷冻及储藏卵子的费用,人均最高可达2万美元。而最近,在线旅行社携程宣布,其将在公司内部拓宽生育基金的内容与使用范围,为中高级女性

2018-07-19

科学家如何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阐明主要药物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8年6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对人体大型细胞通信网络的两大关键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直观性地研究,该研究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治疗偏头痛和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副作用较小的高效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新型的原子分辨率成像技术揭示了,名为视紫红质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能绑

2018-06-25

Cell:人源Dicer与Dicer-pre-miRNA复合体的冷冻电镜结构

4月2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市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王宏伟教授研究组在《细胞》(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人源核酸内切酶Dicer蛋白与Dicer-pre-miRNA复合体的冷冻电镜结构》(Cryo-EM structure of human Dicer and its complexes with a pre-miRNA substrate)的研究论文,首次报

2018-05-20

《自然》发文报道首个完整藻胆体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2017年10月1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教授研究组在《自然》(Nature)杂志上以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海洋红藻藻胆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phycobilisome from the red alga Griffithsia pacifica)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藻胆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为揭示藻胆体的

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