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呼吸学生物制剂Fasenra自动注射笔获美国FDA批准,可在家自我注射
2019年10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Fasenra(benralizumab)自我用药选项,以一种新的预充式、一次性自动注射器(Fasenra pen,即Fasenra注射笔)由患者自我给药。值得一提的是,Fasenra现在是唯一一种可提供在家里或在医生办公室每8周一次维持治疗给药选择的呼吸学生物制剂。
Analyst:数字PCR数据的准确、可靠、非监督自动分类新方法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郭永实验室在《分析学家》(Analyst)在线以封底(back cover)发表题为《一种双荧光四分类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准确、可靠和自动分类方法——密度分水岭算法》(A density-watershed algorithm (DWA) method for robust, accurate and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dual-
微流控自动化技术革新RNA-Seq文库构建流程 --- FLUIDIGM发布更高效、更节约成本的Advanta RNA-Seq NGS 文库构建解决方案
作为不断创新的生物科技领导者,Fluidigm公司长期致力于通过全方位的健康洞察力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近日,Fluidigm公司发布了最新的Advanta RNA-Seq NGS 文库制备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微流控自动化技术,为RNA-seq二代测序文库制备流程带来突破性的变革,不但极大提高了中高通量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幅降低了实验成本。Advanta™ RNA-Seq NGS L
厦门市第五医院携手罗氏诊断推动检验科自动化建设水平升级
近期办理的医疗纠纷案件的庭审中发现,因法官对此类案由的认识不同,对举证责任、举证期限的理解和适用也不同,通过本文简单介绍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可穿戴心电图疾病自动诊断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烨及其团队成员姚启航、王如心、樊小毛和刘记奎等针对可穿戴心电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9类心律失常的自动分析诊断,有效提升了疾病自动分析的准确率。该成果以Multi-class Arrhythmia detection from 12-lead varied-length ECG using Atte
阿斯利康呼吸学生物制剂Fasenra自动注射器获欧盟批准,可在家自我注射
2019年07月04日/生物谷BIOON/--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审查意见,批准Fasenra(benralizumab)的一份II类标签变化:在欧盟的药品产品信息中增加一个自我给药选项,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递送方法,作为一种预充式、一次性自动注射器(Fasenra pen,即Fasenra注射笔)。由
生物样品前处理走向自动化,力扬企业智能型实验室未来可期
在生物样品分析的全过程中,样品前处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引入的误差和耗费的时间往往占整个分析过程的一半以上,因此,样品前处理是保障分析结果精准可靠的前提条件。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多采用人工或以人工辅助的半自动操作,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因操作人员习惯差异造成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另外,传统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很难被完整的记录下来,因此无法实现最终分析数据的溯源。近年来,随着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Fluidigm推出自动化文库制备体系AdvantaTM Solid Tumor NGS Library Prep Assay
首个商业化的靶向NGS文库制备方法上市啦。利用微流控技术,通过高效的NGS文库制备工作流程,可同时检测体细胞中53个实体瘤相关基因的突变。Fluidigm公司近日推出了AdvantaTM Solid Tumor NGS Library Prep Assay,该方法根据目前肿瘤治疗方法和已发表的文献,精选了53个相关基因,用于检测那些在临床上具有潜在高价值的体细胞低频突变,希望通过这一研究
乳腺X线断层影像的微钙化簇自动检测技术研究获进展
微钙化簇是乳腺癌重要的早期征象,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及恶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乳腺X线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DBT)是一种断层合成技术,它能够克服传统二维乳腺钼靶因组织重叠而影响病变观察的问题。在不均匀致密型和致密型乳腺中,DBT对于微小钙化的检出明显优于二维乳腺钼靶。但DBT对于微钙化簇的显示和定性存在诸多不足。DBT采用多角度的低剂量投
专访许晓椿博士:CAR-T疗法领跑,生产工艺为先,自动化制造是关键
2019年, CAR-T治疗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早在2017年8月,FDA就已经批准诺华的Kymriah™与Kite制药(已被吉利德收购)的Yescarta™两款CAR-T疗法上市。然而过了一年半时间,却仍未见有新的CAR-T疗法获批上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当下CAR-T疗法“研究多、产品少”的局面?研发企业又应该从怎样的角度突破?带着这些问题,生物谷采访了博雅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