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首次将单像素复振幅全息应用于生物组织微观成像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朝晖、沈乐成团队提出了一种高通量单像素全息系统。该系统推翻了过去传统单像素成像在生物成像应用上的限制,不仅能实现大视场、高精度的高通量单像素全息,并且成功在生物切片微观全息上得到应用。该工作以“Imaging biological tissue with high-throughput sing

2021-09-21

J Nutri:谷物食物的摄入或能降低机体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来自塔夫茨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摄入精制谷物而言,大量摄入全谷物食物或与腰部尺寸、血压以及血糖水平的轻微增加有关。

2021-09-22

PNAS:一种新型机制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利用成像技术来引导新型STING激活药物的开发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激活蛋白质STING(一种免疫细胞激活的调节子)的新兴药物或能显著改变负责产生用于构建DNA的核苷酸部件的代谢通路的活性;这些改变发生在癌细胞中,而且能利用[18F]FLT PET成像技术来观察,这或许就标志着科学家们能首次利用无创成像技术来追踪这些药物所产生的效应。

2021-09-20

研究发现内侧苍白球电生理特征可预测梅杰综合症深部刺激治疗效果

梅杰综合症(Meige syndrome,MS)是一种罕见的颅颈部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症状通常发生于成年期,且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比例约为1.6:1~3.3:1)。患者会出现睁眼困难、眨眼次数增加、精神障碍等症状,生活、社交等方面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MS早期治疗方式包括口服药物(如抗胆碱能药、多巴胺拮抗剂等)和肉毒素-A局部注射。但部分患者对口服药物反应差且副

2021-09-23

ACS Nano:科研人员发展新型蛋白质互作成像技术

  最近,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教授课题组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技术,发展了一种可以在纳米尺度下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型成像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传统BiFC技术易产生假阳性信号的问题,并被用于在纳米尺度下解析宿主细胞重要蛋白质参与HIV

2021-09-09

新品发布 | 华大智造发布“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平台解决方案,构筑智慧医疗新生态

9月18日,在广东珠海举办的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年会上,华大智造云影远程会诊全平台解决方案正式发布。该远程会诊云平台整合了远程超声机器人、手持超声、5G远程超声移动车等设备。华大智造云影远程会诊全平台解决方案正式发布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近年来,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让远程医疗更加精准安全。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大城市医院也在5G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

2021-09-18

Clin Cancer Res:揭示IL13Rα2促进乳腺癌转移瘤的增殖和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在脑转移瘤中表达高水平IL13Ra2的患者比表达低水平IL13Ra2的患者生存率更差,但在研究原发性肿瘤时看不到这种相关性。

2021-09-21

J Hepatol: 肝性病的微生物组治疗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的一种并发症,以神经精神和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在HE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治疗方法已被探索用于HE的治疗。

2021-09-09

PNAS:基因组筛查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的进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