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完成目前最长线性聚糖—128聚糖的化学全合成
细菌表面的脂多糖(简称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其多糖大都具有诱导炎症的效应,是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近年来,意大利科学家Molinaro等人通过研究在欧美人群中常见的一种肠道共生菌——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 mpk),发现该拟杆菌表面的脂多糖起到调节小鼠免疫反应的作用,使得小鼠具有预防炎症性肠病的能力
含氟化合物或有望为新型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机遇
2019年10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药物化学中,被称为酰胺的化学基团就是“王者”,酰胺类药物是由一个与羰基相连的氮原子组成,2018年最畅销的40种药物中,36种都是酰胺类药物。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Scattolin等人通过展示如何合成此前无法合成的化合物—N-三氟甲酰胺,来扩大药物发现中可用的酰胺药物的范围,在N-三氟甲酰胺中,酰胺与三个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研制出 富含天然产物的新一代DNA编码化合物库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Richard Lerner教授和杨光教授研究团队合作,研制出富含天然产物的新一代DNA编码化合物库(DNA-Encoded Library, DEL),以《Functionality-Independent DNA Encoding of Complex Natural Product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
如何利用DNA编码化合物库的化学空间帮助新药研发
2016年12月9日Robert A. 等研究者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一篇标题为《DNA-encoded chemistry: enabling the deeper sampling of chemical space》的论文引起了世界范围新药研发领域的广泛关注。在文中,作者详细阐述了DNA编码化合物库(DEL
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中化学反应的开发
在DNA编码化合物库构建过程中,最大挑战之一就是需要在DNA上高收率地合成具有化学多样性的小分子。由于DNA编码化合物库中的合成反应不仅需要有高的反应转化率,而且还需要与DNA有相当的兼容性(对DNA不能造成损害)。而出于对DNA稳定性的考虑,寻找能够与DNA兼容的化学反应类型也成为目前DNA编码化合物库的一个长期探索和研究的方向,也直接影响了DNA编码化合物库的化学空间的拓展。对新反
肿瘤标志物miRNA电化学检测研究取得进展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因此,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以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主要包括胚胎抗原、天然自身抗原、肿瘤相关的酶、激素以及癌基因等。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不仅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造血等多个生物
Science子刊:发现能够杀死胶质母细胞瘤的化学物KHS101
2018年8月25日/生物谷BIOON/---英国每年有2000多人被诊断患有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而且英国议会近期讨论了这种迫切需要改善治疗方案的疾病。胶质母细胞瘤是最为致命性的癌症之一,它的五年存活率不到5%。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作KHS101的合成化学物能够切断来自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细胞的能源,从而导致这些肿瘤细胞死亡。相关研
Science:中加科学家提出应考虑室内化学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018年2月10日/生物谷BIOON/---中国科学院的Sasho Gligorovski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Jonathan Abbat一起重新审视了室内化学物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他们在2018年2月9日的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标题为“An indoor chemical cocktail”的观点(Perspective)类型论文中建议应该开展更多的研究来确定哪些化学反应在家里和建筑
Cell:揭示一类常见的环境化学物促进癌症产生机制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5.0102017年6月4日/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在汽车尾气、烟雾、建筑材料、家具、化妆品和洗发剂等众多产品中发现的一类常见的化学物(如乙醛和甲醛等)因能够破坏阻止我们的基因出现差错的修复机制而可能增加癌症产生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6月1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lass of E
生态中心在全氟有机污染物的分子毒理机制研究中获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良宏研究组在全氟化合物 (PFCs) 的分子毒理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毒理学期刊Archives of Toxicology (Yang et al. Arch. Toxicol. 2017, 91:1697–1707)。PFCs是一类广受关注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具有高度的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环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