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揭示青藏高原沙蜥属物种杂交带生殖隔离维持的基因组学机制

 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基础且重要的问题,长期受到关注。厘清物种间生殖隔离形成的进化过程,对于探索物种形成这一科学理论问题至关重要。生殖隔离的建立和维持是物种形成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建立是与生殖隔离

2022-04-15

Cell:合成基因元件的跨物种表达有助发现人类微生物组衍生性的代谢物

超过60%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癌症治疗药物,都来自于由代谢基因编码的小分子形式的天然产物。这些分子通常形成复杂的化学结构,而且是在包括细菌、植物和人类在内的多种生命形式中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而形成的。然

2022-04-09

咸潮入侵影响细菌驱动的氮循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在咸潮入侵影响细菌驱动的氮循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Saltwater intrusion affecting NO2?accumulation in demersal fishery species by bacterially mediated N-cycling”已在《》发

2022-03-25

Cell:西湖大学陶亮团队等揭示艰难梭菌毒素入侵人体“新大门”

艰难梭菌感染是社区和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之一,可造成包括腹泻、伪膜性结肠炎、脓毒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症,严重时危及生命,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艰难梭菌有5个主要进化分支,其中二型分支由于其强致病性又被称为超毒力分支,是近年来造成多次爆发感染的罪魁祸首。外毒素B(TcdB)是艰难梭菌致病的关键因子,依据序列差异可分为数个亚型,在毒理和病理上存在一定差异。超

2022-03-19

Cell:两种抗体的组合使用有望治疗多种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物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JI)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更好的疗法来治疗EBOV及其他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物种。他们发现两种聪明的人类抗体可以同时靶向两个埃博拉病毒物种:EBOV和SUDV。

2022-03-23

光污染与外来植物入侵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夜间灯光造成的光污染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环境问题,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光污染会影响不同植物的个体表现,进而影响群落结构。例如,前期研究发现光污染对窄幅分布的外来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广幅分布的外来植物。尽管这项研究暗示光污染可能加剧窄幅分布外来植物的扩散风险,但是光污染

2022-03-01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揭示调控不同物种外周循环免疫细胞异质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邱伟教授团队在国际转化医学杂志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科院一区Top,IF=11.49)发表题为 “Molecular mechanisms governing circulating immune cell heterogeneity across different sp

2022-02-14

Communications Biology:揭示橘小实蝇全球入侵的分子机制

  Nautre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线发表了我院首席科学家朱水芳科研团队领衔完成的研究论文“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of Bactrocera dorsalis reveals its adaptation and invasion mechanisms”。该研究报道

2022-01-14

Nature:科学家发现疱疹病毒入侵神经系统的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属致病性人类α疱疹病毒,能引起龈口炎、角膜结膜、脑炎、生殖系统感染以及新生儿感染等多种疾病。HSV包括2个血清型:I型(HSV-1)和II型(HSV-2),HSV-1主要引起口唇及颜面、腰部以上的部位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50岁以下人群中感染HSV-1者达37亿。

2022-01-05

Nature:首次证实了佩托悖论---癌症发病率并不与物种的大小和寿命必然相关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计算、安全与社会设计中心研究员Carlo Maley与国际同行一起探讨了佩托悖论的最新意义,并强调了科学在整个生命树上对癌症的了解。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2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ancer risk across mammals”。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