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微生物种间RNAi并构建新型作物病害防控技术体系

来源:微生物所 2023-09-08 10:49

为了检验MIGS技术能否应用于作物病害防控,该研究分别构建了靶向大丽轮枝菌(Th-Pmt2i)和尖孢镰刀菌(Th-Pmt2iFo)特异基因的工程菌。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惠珊团队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题为Microbe-induced gene silencing boosts crop protection against soil-borne fungal pathoge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作物根际真菌的种间RNA干扰(种间RNAi),即sRNA能在真菌间传递并诱导RNAi;创建了基于种间RNAi的Microbe-induced gene silencing(MIGS)技术体系,开发了以有益微生物为“sRNA抗菌剂”天然载体的微生物制剂,可有效防治棉花和水稻的土传真菌病害。 

科研团队在根际微生物中筛选到可进行遗传操作的益生菌(哈茨木霉,Th),以土传病原真菌(大丽轮枝菌,V592-GFP)携带的GFP为靶标,构建了可靶向目标sRNA的RNAi工程菌(Th-GFPi),创建了可视化的MIGS体系。当与Th-GFPi菌株共培养时,V592-GFP绿色荧光明显减弱(图1)。该工作证明了种间RNAi的存在,RNAi工程菌Th-GFPi可将sRNA传递到细胞外,并进入V592-GFP真菌细胞发挥RNAi作用。 

为了检验MIGS技术能否应用于作物病害防控,该研究分别构建了靶向大丽轮枝菌(Th-Pmt2i)和尖孢镰刀菌(Th-Pmt2iFo)特异基因的工程菌。研究发现,在含有大丽轮枝菌(V592)或尖孢镰刀菌(Fsu)的培养基中,Th-Pmt2i 和Th-Pmt2iFo分别特异抑制靶标真菌的生长。 

自然土壤环境中,Th-Pmt2i菌株比野生型Th表现出更强的防控棉花黄萎病的作用。同样,Th-Pmt2iFo比野生型Th表现出更强的防控水稻病害的作用,水稻株高和鲜重明显增加。上述成果证实了MIGS技术可有效进行作物病害防控,并具有广泛性和靶标特异性。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的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