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肠道病毒B家族成员入侵机制及中和机理
肠道病毒是人群中流行广泛的病毒之一,不同家族不同血清型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间维度上层出不穷。一方面,当一种血清型在某一地区大规模流行,疫苗的介入使易感人群对其产生群体免疫效力,导致该血清型被压制,但同时另外一种或几种血清型会出现,经过一段时间进化,逐渐成为感染某一特定人群的主要病原。例如,EV71疫苗出现后,我国EV71的感染人数减少,却伴随C
红脂大小蠹-伴生真菌入侵共生体系维持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在入侵种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定的微生物与入侵害虫形成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显着提高其在入侵地的适应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资源上的竞争,形成相互拮抗作用。营养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维持昆虫-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有关其机制的研究不多。红脂大小蠹是一重大林业外来入侵害虫。1999年起,陆续在山西、河北、河南、陕
入侵植物调节次生代谢物响应环境变化的研究获进展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植物演化出各种策略,如适应性策略(通过改变基因型),生态策略(通过表型可塑性)和资源分配策略(通过改变防御与生长/繁殖资源的分配)。这些策略使植物能够适应不同地理范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为了应对原产地和入侵地之间以及纬度梯度上变化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入侵植物可能会通过调节分配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以促进其入侵成功。目前,入侵植物对草食动
如何防止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
2020年7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如何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以阻止感染?一组生物医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方法。由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的Maurizio Pellecchia领导的科学家们在Molecules杂志上报告说,位于宿主细胞表面负责处理病毒入侵的两种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酶--可以被抑制。这种蛋白酶抑制可以防止SARS-CoV2
研究揭示A族肠道病毒利用受体入侵的分子机制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成员是一类非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其中,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含有众多影响人类健康的病毒成员,会导致多种人类及哺乳动物疾病,如:感冒、手足口病及脊髓灰质炎病等。柯萨奇病毒A10(CV-A10)属于A族肠道病毒,作为引发手足口病的相关病原,对全球婴幼儿的健康具有严重威胁。除在患儿手、足
病毒入侵人类基因组导致融合蛋白产生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一篇题为“Hybrid Gene Origination Creates Human-Virus Chimeric Protein during Infection”的研究报道。显示了病毒在感染人体时会将自己的基因与人类基因进行拼接,并且产生同时携带病毒和人类遗传信息的融合蛋白。既往对于病毒与宿主基因组整合的机制研
JEM:科学家鉴别出一种能促进B细胞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特殊蛋白—Pdap1
2020年7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细菌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通常会快速反应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B淋巴细胞,其能产生抗体靶向作用并中和病原体,B细胞在适应性免疫力中扮演关键角色,其能与T细胞和先天性免疫系统组分一起来互相协作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过敏原和毒素的伤害。图片来源: Di Virgilio, MDC
高福等学者鉴定2种可阻新冠入侵的抗体,为疫苗提供结构基础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等学者领衔的一项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最新研究显示:B38和H4抗体可以阻止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与人体细胞受体ACE2之间的结合。小鼠模型试验显示,这两种抗体可降低小鼠感染后肺部的病毒载量。该研究还为疫苗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以上研究于当地时间5月7日刊发在生物预印本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A non-compet
一文带你了解免疫系统如何对抗冠状病毒的入侵!
2020年4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你可能听说过,预防冠状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拥有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但实际上最后一部分--你无法真正控制的部分--才是关键所在。专家们说,功能失调的免疫系统是导致COVID-19对老年人和某些有病史的人更致命的原因之一。但免疫系统并不总是被削弱的。有时,人体的免疫反应很强烈,但却失去了控制,
Immunity:细胞如何识别入侵的“不速之客”
最近,由波恩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TLR8如何在防御人体细胞抵御入侵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当RNaseT2和RNase2将细菌的核糖核酸(RNA)切割成具有指纹特征的小片段后,才能够被TLR8识别,并启动应对措施。目前,这一结果发表在最近的《Immunity》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