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TGF-β免疫抑制作用的CART
以往的CART都是识别结合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此次整理分享的文章,作者设计了识别可溶性抗原的CART细胞,并对CART激活过程中CAR在结构层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可溶性的CD19能激活CD19 CART细胞(CD69表达上调、细胞因子生成增多)电泳发现CD19以单体和二聚两种形式存在,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文章作者推测二聚形式的配体可能对受体激活有某种意义
研究肿瘤微环境,寻求免疫治疗新突破!
编者按:在不久的将来,免疫疗法将会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显示,肿瘤细胞可采用多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们判断哪些免疫抑制通路处于激活状态,降低了抗肿瘤的免疫活性。靶向这些免疫抑制通路的疗法能够引起进展期患者体内持续的抗肿瘤应答。许多患者对单一疗法的应答欠佳,这就意味着研究者们需要另辟蹊径,探索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案。 
周兆才研究员受邀参于2018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研讨会
小编推荐会议:2018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研讨会 编语:2018.8.24-25日生物谷将在上海举办2018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研讨会,本次会议围绕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临床进展等议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进行深入探讨,指导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新方向。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兆才研究员将做为演讲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并带来精彩演讲,欢迎大家过来聆听报告,交流学习
精彩摘要分享--2018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研讨会
8月24日-25日,生物谷将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举办2018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研讨会,本次会议围绕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临床进展三大板块议题进行,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进行深入探讨,指导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新方向。 会议时间:2018.8.24到25日会议地点:上海好望角大酒店主办单位:生物谷(上海春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形式:主题演讲 展台展示  
PD-1抑制剂Nivolumab免疫治疗过程中的肿瘤及微环境进化研究
众多研究表明,免疫检查位点抑制剂能够改善多种肿瘤治疗后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1]。而肿瘤的微环境特征(TME)通常会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响应有关:比如在TME中PD-L1的表达,会与不同肿瘤类型的抗PD-1/PD-L1疗法的疗效相关[2,3]。另外,TME也有可能会限制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渗入,从而减弱T细胞的扩张,或直接降低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存活力
抗血管生成改善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疗法已经成为肿瘤学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目前大多数癌症患者并没有从这些治疗中获益。在大多实体瘤患者中,血管异常能帮助肿瘤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些异常源于血管生成因子的升高,如VGEF和血管生成素2(ANG2)。使用针对这些分子的药物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响应能力。部分原因是,此类药物可以使异常的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来增加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即将免疫抑制的肿瘤微
Cancer Cell:IL-18诱导免疫抑制 或成为治疗骨髓瘤的新靶点
2018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IL-18通过诱导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的产生促进多发性骨髓瘤进展IL-18诱导的MDSC是多发性骨髓瘤相关免疫抑制的关键参与者高水平的骨髓IL-18与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不良预后有关发生失调的IL-18可能是治疗MM的潜在治疗靶点促肿瘤的炎症和躲避免疫系统摧毁是癌症的重要特征。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炎症因子和效应细胞
Nat Med:中美科学家发现促进癌症生长的免疫抑制细胞在预防新生儿早期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1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由美国费城威斯达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共同完成的新研究发现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会短暂存在于小鼠和人类新生儿体内,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在调节生命早期的炎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关研究于最近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MDSCs是非成熟的髓源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在健康成年人体内,这
Nature子刊报道Treg细胞凋亡后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调节性T细胞(Tregs )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早期亦称做suppressor T cells,参与多种免疫的调节过程。其在肿瘤发病过程中,往往扮演着“帮凶”的角色:它能够通过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导致肿瘤的生长以及恶化。然而,10月30日在线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Immunology》上的一篇研究却表明:Treg细胞凋亡后,仍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且会变
科学家证明抑制肿瘤微环境 可以阻止微小残留病灶“东山再起”
在看似成功的癌症治疗之后,少量的癌细胞仍然会残留在患者体内,也就是所谓的微小残留病灶(MRD)。其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可能随时会导致癌症复发而加重患者病情。而微小残留病灶(MRD)又很难并消灭。因此,了解原发性肿瘤如何从微小残留病灶(MRD)转化为治疗耐药性、免疫系统不可见性的新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7日,在著名国际期刊《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