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们有望利用一种新型的聚糖标记策略来揭秘肝脏中的免疫激活机制

2020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细胞会被一层膜包裹着,膜上覆盖有多种称之为聚糖(glycans)的糖分子,这些聚糖分子在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了解其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其独特之处,科学家们并没有太多工具来研究聚糖分子的功能以及其在机体中的相互作用。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2020-10-27

JEM:揭示机体产生记忆B细胞并维持长效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前全球COVID-19疫情的流行使得 疫苗、抗体和免疫反应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题,如今科学家们都想知道机体在最初的免疫反应发生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何对再次感染产生免疫反应,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

2020-10-19

研究揭示抑制植物免疫机制

9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Alberto Macho研究组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了题为A bacterial effector protein prevents MA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SGT1 to suppress plant immunity的研究论

2020-10-01

Nature综述:疫情之下 全球免疫肿瘤疗法的最新趋势

免疫疗法已经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模式之一。今年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免疫疗法的开发和临床试验受到了什么影响?在多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疗法已经上市的环境下,在研免疫疗法的热门靶点是否有所改变?日前,纽约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篇

2020-10-05

研究揭示超级抗原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

肿瘤免疫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充分激活,然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肿瘤往往通过多种机制逃避CD8+ T细胞的识别和清除。T细胞维持正常免疫功能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 而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合成ATP的主要场所。在肿瘤微环境中,由于肿瘤细胞抢夺,造成O2、葡萄糖供应明显不足,T细胞线粒体会发生降解或收缩,致使T细胞“被饿死”,从而丧

2020-10-01

研究揭示非模式哺乳动物与其寄生蛔虫协同演化的基因组机制

协同演化(Coevolution)指两个或多个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相互影响彼此的演化,按种间关系可分为互利的协同演化和拮抗的协同演化。宿主和寄生虫的协同演化就是典型的拮抗协同演化。已有的关于协同演化遗传机制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候选基因水平,缺乏基因组水平的研究。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一些和人类及家养动物健康相关的寄生虫基因组被解析。然而,目前多数研究着眼于

2020-10-01

植物免疫机制研究获进展

植物时刻面临多种微生物的侵染威胁,在与微生物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多层次的防御机制。一些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策略克服植物多层次的免疫机制,引发病害。农作物病虫害导致的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损失较大,威胁粮食安全。为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化学农药的施用给环境带来负担,威胁人类健康。深入理解植物免疫机制是发展绿色、高效农作物病害防控技术的重要基础。9月8日,美国科学

2020-09-16

研究解析树鼩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基因特异性和HCV病毒感染模型受限的遗传机制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Nat. Commun. 2013;KIZ version 2,Zool. Res.),利用新版基因组,可更好认识树鼩的遗传特性,解释其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特别是病毒感染模型创建

2020-10-01

研究揭示大豆受体激酶作为分子开关调节抗病免疫触发的分子机制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来源,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病害(细菌性斑点病、疫霉根腐病、大豆锈病等)的发生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植物免疫系统由两个主要的免疫反应组成,微生物模式触发免疫(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PTI)和效应因子触发免疫(effector-triggered

2020-09-21

Sci Rep: 研究揭示伤口愈合的生物机制

我们的身体具备自行愈合伤口的能力,例如割伤或擦伤。但是,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皮肤疾病的患者有时难以康复。这可能导致慢性伤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性伤口的管理是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成本,仅在美国,每年就花费约10至200亿美元。但是,我们对于为什么某些伤口会变成慢性伤口知之甚少,因此很难开发出有效的疗法来促进愈合。最近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使用废弃伤口敷料对伤口处

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