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利用新型成像技术来揭示结肠中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机制
2019年12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干细胞突变是如何悄然发生并扩散到结肠中的广泛区域,直至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并发展成为恶性肿瘤的。通过在小鼠中利用一种创新性的模型系统,研究人员通过促进干细胞发光来在视觉上标记结肠
视网膜成像技术使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一种廉价、无创的患者眼部成像技术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症,使临床医生能够在病情恶化之前及早提供治疗。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0月的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这一项新研究。目前阿尔茨海默症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一种生物标志物能够在症状出现之前对其进行早期预测。而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利用视网膜
研究揭示紫外光UV-B调控侧根发育及生长素响应新机制
11月28日,EMBO Journa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宏涛研究组题为UVR8 interacts with MYB73/MYB77 in a UV-B-dependent manner, regulating auxin responses and lateral root development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紫外光
光动力肿瘤治疗方面取得进展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通过肿瘤组织对光敏剂的选择性吸收和滞留,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来激发光敏剂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来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的放、化疗相比,光动力学疗法具有极高的时空选择性,对身体整体损伤小,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在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临床在用的光敏剂
中国科学家合成新型纳米发光材料有望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
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降雨强研究组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沙印林课题组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发光材料,基于该类金纳米簇的双光子动力疗法具有空间选择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光期等优点,在肿瘤治疗尤其是脑胶质瘤、实体瘤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纳米科技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降雨强
Cell子刊:给CAR-T细胞标记上成像示踪剂,可在体内实时追踪CAR-T细胞
2019年1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CAR-T细胞疗法中,提取自患者自身的T细胞经过基因改造后,被移植回患者体内以发现并杀死癌症。这类免疫疗法已引发了某些癌症的治疗变革,但是一旦CAR-T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它们将去向何处?医生如何知道它们已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地,并且在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仍在继续与疾病作斗争?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追踪体内CAR-
超分辨光镜-电镜关联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课题组与徐平勇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了题为mEosEM withstands osmium staining and Epon embedding for super-resolution CLEM 的研究论文。他们发展了第一个常规电镜制样后保持荧光的光转化荧光蛋白,首次实现了Epon后固定的同层超薄样品的
癌症光动力磁热协同治疗结合免疫治疗研究获进展
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对患者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常常导致患者的死亡。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模式,在各类癌症微创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PDT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是系统或局部给予的光敏剂在各组织中的半衰期不同,一段时间后肿瘤组织中光敏剂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形成光敏剂在肿瘤组织的选择性滞留。在特定波长激发光的作用下,同时在分子氧存在的情况下,产生单线态氧(singlet oxy
港中大开发全新成像方法 促进生物医学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速成像方法,在1秒内即可完成对三维样品的双光子荧光成像,速度是传统点扫描方法的3至5倍,有助促进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据港中大研究人员介绍,神经活动一般在10毫秒量级的时间内完成,传统显微镜难以直接观察这些现象,双光子显微镜则可以用于对生物的神经分布进行三维成像,并同时观察几百个神经元的活动。与常规显微镜比较,双光子显微镜能够在深达1毫米的活体组织中进行
研究在微生物细胞体内实现多色荧光信号的同时成像
荧光蛋白的发现革新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应用荧光蛋白可以观测到细胞内部的活动,例如荧光蛋白可以标记特定的蛋白,也可以作为报告探针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的活性。荧光蛋白的开发和进化使其光谱得到了全面的扩展,也使得多个荧光蛋白的同时使用成为可能。目前,多色成像较多局限于两个荧光蛋白的同时使用。通常是选取两种光谱相差很大的荧光蛋白,以实现双色标记或检测。例如红色与绿色荧光蛋白同时使用,或者蓝色与黄色荧光蛋白同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