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兰州化物所非血红素体系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与仿生催化课题组最近发展了一类新型非血红素模拟酶体系,该体系使用苯并咪唑代替以往四氮配体的吡啶单元,天然脯氨酸衍生的二胺代替环己二胺骨架,其锰配合物在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显示了极高活性,可在万分之一催化剂量的条件下高对应选择性获得产物,TON(Turnover numbers)最高可达9600...

2012-11-18

Mol Biol Cell:黄广华等病原真菌二氧化碳感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二氧化碳(CO2)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和细胞呼吸代谢的终产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比如,CO2是吸血性雌蚊寻找合适目标的主要信号分子,高浓度CO2能促进动物生殖细胞的成熟和游动,甚至影响小型动物(如果蝇和线虫)的寿命。白色念珠菌既是人体重要的病原真菌,也是健康人群体内常见的共生菌。

2012-11-18

Biotechnol.Biofuels:潘慧琳等用木质素催化高酸值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

近日,国际杂志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刊登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潘慧琳博士等的最新研究成果“Direct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high-acid value Jatropha oil with solid acid catalyst derived from lignin。

2012-11-18

JNCI:FLCN能调控线粒体氧化代谢

Birt-Hogg-Dubé (BHD)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错构瘤综合征,使得患者容易罹患毛囊肿瘤、肺囊肿和肾癌。针对BHD患者的遗传性研究揭示了责任基因——FLCN——但是对它的功能理解还不甚其详。Hisashi Hasumi等进行的相关研究发表在JNCI 12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2012-12-25

Nat Rev Micro:调节氧化效应促进细菌耐药性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一篇关于细菌耐药性的评论文章“Antimicrobials: Promoting tolerance。”,遗传易感性细菌中的抗生素耐受性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并给出了耐药菌株的一个来源。 当细菌急需营养时,就像在一次感染的环境中经常发生的那样,它们会停止生长,并耐受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抗生素。

2012-11-18

Anesthesiology:吸入一氧化氮或改善输血后小鼠的预后情况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esthes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一氧化氮的吸入可以降低小鼠因输血所引发的副作用,来自国外的研究者发现,一氧化氮的吸入可以降低组织损伤以及改善失血性休克后输血小鼠的短期生存率。

2012-11-23

Neurosci Lett:发现抗氧化剂或可有效抑制帕金森疾病的发生

2013年6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science Letter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威斯康星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Diapocynin,一种夹竹桃麻素衍生的合成性分子,可以通过抑制运动协调缺陷来保护帕金森小鼠的神经行为功能。

2013-06-20

PNAS:一氧化氮合成酶能保护贫血引起的损伤

加拿大多伦多圣米高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酶有新的作用,它有可能会保护因为贫血引起的损伤和死亡。 该医院李嘉诚知识研究所研究员格雷戈黑尔说,“发现这一机制有可能为贫血病人带来新的治疗并改善治疗的效果。” 世界四分之一的人以及50%手术病人会有贫血。造成贫血的原因不同,包括感染(疟疾、HIV和寄生虫)、营养不良(铁、叶酸和B12)、遗传变异、怀孕、创伤和手术失血。

2012-11-18

PNAS:鉴定出22种能够杀死分裂中细胞的抗氧化

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的结构式。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该研究所一直在研究的4000多种化合物中鉴定出22种能够导致DNA损伤和细胞死亡的抗氧化剂。这一结果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新种类的疗效较为不猛烈的化疗药物。

2012-11-18

生物标记三部曲:绿色荧光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和小型单线态氧制造者

生物标记三部曲:绿色荧光蛋白(GFP)、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小型单线态氧制造者(MiniSOG) 【towersimper注:本文为译文,每篇都有部分改动,仅用作研究之用,不得用作商业开发,转载请标明翻译者towersimper,第一篇来自Sowmya Swaminathan, Nature Cell Biology, "GFP: the green revolution", doi:10

201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