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癌症治疗法 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2月17日消息,癌症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顽症,日本在癌症诊断、治疗方面一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即将在年内研制出新型治疗癌症的方法,效果值得期待,与惯用的癌症治疗方法有所不同,该方法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本身的攻击力以达到控制癌细胞增殖得目的。研发该方法的小野药品工业已于2013年年末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交了医药品认定报告,有希望在2014年秋天获得通过。
Circulation:王红艳等先天性心脏病研究获新成果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红艳课题组首次揭示存在于叶酸代谢途径基因调控区的多态位点能显著改变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相关论文——“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基因内含子上的功能性遗传变异显著增加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风险”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基因有望研制新型止痛药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在受伤时不会感知到身体的疼痛,科学家通过分析这些患者的基因有望研制新型止痛药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位不会感觉到生理疼痛的女孩将有助于研究人员鉴别紊乱疼痛感觉的基因突变,这项发现将用于研制阻止疼痛信号的新型止痛药物。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无法感受到生理疼痛,导致自己的身体经常遭受伤害,例如:皮肤被严重烫伤,在无意识下接触某些炽热物体。
Science:科学家找到先天性心脏病的元凶
2013年10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线粒体是细胞的发电站,负责制造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能量。线粒体也与机体清除受损细胞有关。 近期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称,华盛顿大学和意大利Padua-Dulbecco大学科学家共同发现线粒体也决定了细胞命运,至少是小鼠胚胎心肌细胞。该研究揭示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元凶。
Neuron:基因疗法有望逆转先天性耳聋
根据一项于2012年7月26日发表在Neuron期刊上的临床前研究,在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小鼠模式动物中,一种新的基因疗法能够逆转由于遗传缺陷而导致的耳聋。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员Lawrence Lustig说,他们是第一次在实验室小鼠中成功地治疗一种遗传性的耳聋。
Diabetes:揭示肽类药物或可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一项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的研究发现了一种试验药具有治疗儿童胰岛机能亢进的潜在价值,胰岛机能亢进是一种罕见严重的疾病,由于机体中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以引发胰岛素水平异常升高,对人体极具危害性。研究者在文章中揭示,这种肽类药物名为exendin-(9-39)可以控制血糖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Diabetes上。
Science:皮肤共生细菌调节宿主皮肤免疫力
7月26日,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皮肤共生细菌通过调整局部T细胞的功能,调节宿主皮肤免疫力。 肠道共生细菌引起的保护和调节反应,维持宿主与微生物的共生。但是,在其他组织生活的共生菌对宿主免疫力和其他组织屏障炎症的作用却一直不清。 本研究发现,在控制局部炎症环境过程中,皮肤菌群发挥着自主性作用,并可调节皮肤中T淋巴细胞的功能。针对皮肤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关键在于皮肤菌群,而不是肠道菌群。
Nature:新基因突变或是引发先天性心脏病的罪魁祸首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在父母机体中没有而在其后代机体中出现的新型基因突变,至少可以引发10%的后代产生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Credit: Image by Patrick Lynch, Yale University) 2013年5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
J Immunol:首次发现机体中存在抵御病原菌感染的先天性免疫记忆细胞
2013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康奈尔大学研究者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新生儿机体的免疫细胞或许早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对抗疾病的斗争了,这在此前并未发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