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现七成人体内Cas9蛋白同源物抗体
小编推荐会议: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2017年可谓是基因治疗大放异彩的一年,在镰状细胞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血友病等绝症上,基因治疗屡斩奇功,不得不让人心生期待。而在基因治疗大家庭里,CRISPR更是让科学家寄予厚望。科学家的期待不难理解。CRISPR快速、精准、体量小、自由度高,不管是用作科研工具还是治疗手段都十分得力,不愧“基因魔剪”的称号。短短十年内,CRISPR已站
冲浪爱好者体内存在更多抗生素耐受性菌群
2018年1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研究指出,冲浪爱好者体内抗生素耐受性大肠杆菌的数量是普通人群的3倍。这项研究是由来自Exeter大学的研究者们作出的。他们对300名志愿者进行了调查,其中一半有着冲浪的习惯。冲浪爱好者浸泡在海水中的时间是一般海泳者的十倍。研究者们希望找到他们是否对被污染的海水中存在的细菌更加敏感,以及这些细菌是否对抗生素更加耐受。(图片来源:
糖会将体内的癌细胞“越养越肥”,“断糖”是否可以饿死癌细胞?
【吃糖能致癌吗?】比利时生物学家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葡萄糖与刺激癌细胞生长的基因激活之间存在联系。这导致了公众的恐惧,即任何含糖的东西都应该避免,因为它会导致或“喂养”癌症。虽然这些结果对未来的研究有许多意义,但重要的是要记住,这项研究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而且没有足够的证据将其应用于人类饮食的改变或一般人群。但这已经引起了公众的误解,即人们应该削减碳水化合物,避免饮食中的糖分,这不一定是真
Nature:40年后埃博拉幸存者体内仍留存病毒抗体
科学家发现,1976年世界首次爆发的埃博拉疫情的幸存者在40年后仍对该病毒免疫。德国马堡大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贝克表示,在经过40年的漫长岁月后,人体对病毒仍有免疫反应,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不过该发现并非完全出乎意料,因为此前曾有研究发现,埃博拉幸存者在感染病毒11年后仍对该病毒有免疫反应。1976年,世界首次埃博拉疫情爆发于Yambuku镇,如今属于刚果(金)境内。但是直到去年,科学家才针对此次疫
Cell:体内唾液酸化作用可将有害抗体变为有益抗炎抗体
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方法,能将体内有害的自身抗体(autoantibody)直接转变成抗炎抗体(anti-inflammatory antibody),初步测试显示,这种技术在自身抗体诱导性疾病小鼠模型中成功减轻了炎症。这项技术由MGH风湿病、过敏症及免疫学部免疫学和炎症性疾病中心Robert Anthony博士实验室开发,涉及利用酶将半乳糖和唾液酸连接到
乙肝新突破:450年前死亡的男孩体内存在乙肝治疗的重要线索
【450年前死的男孩提供了肝炎研究的新线索】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治疗乙肝的新线索。线索来自与一名死于450年前的意大利男孩,对男孩的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已经伤害人类几个世纪之久。这个孩子在16世纪就死了,之前的医学判断证明该男孩死于天花,但是一项新的分析表明男孩的死因并非天花,而是乙肝。研究人员通过对男孩的骨骼和皮肤的DNA样本进行研究之后,进一步得出结论,夺走男孩生命的实际上是乙型
PLoS Pathog:经过基因修饰的CAR-T细胞有望在体内长期抵抗HIV
2017年12月3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疗法,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改造,让它们携带着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编码基因,从而产生能够检测和破坏被HIV感染的细胞的T细胞。这些接受基因改造的细胞不仅破坏被HIV感染的细胞,而且它们持续存在两年多的时间,这提示着有潜力对导致获得性免疫
Cell:体内唾液酸化作用可将有害抗体变为有益抗炎抗体
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方法,能将体内有害的自身抗体(autoantibody)直接转变成抗炎抗体(anti-inflammatory antibody),初步测试显示,这种技术在自身抗体诱导性疾病小鼠模型中成功减轻了炎症。这项技术由MGH风湿病、过敏症及免疫学部免疫学和炎症性疾病中心Robert Anthony博士实验室开发,涉及利用酶将半乳糖和唾液酸连接到
在体内将促炎性抗体转化抗炎性抗体
2017年12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有机体中构建抗体的方法:在两种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中,将攻击“自我”组织的自身抗体转化为抗炎性抗体。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2月21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gineered Sialylation of Pathogenic Antibodies In Vivo
体内基因编辑药物SB-913
推荐会议: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11月15日,Sangamo Therapeutics公司启动SB-913首例人体临床试验,尝试通过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彻底治愈遗传性疾病,本次受试者患有亨特氏综合征(Hunter syndrome)。若能取得成功,SB-913将会是疾病治疗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药物。本文将围绕本品进行简单介绍。亨特氏综合征鉴于首例受试者患有亨特氏综合征,那么在介绍在研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