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证实肠道微生物会协助癌症转移,并帮助癌细胞在体内其他位置安家落户 | 科学大发现
对于单身来说,行走在这世上随时都可能会被暴击。各种节日被撒狗粮不说,有时候看到超市货架都会被插刀:咖啡有咖啡伴侣,泡面有火腿肠伴侣,而狗到小编单身的这岁数,早就老得挂掉了……(不,小编没有在哀嚎,真的……)冬……冬天也不要虐狗啊,哪怕你们是警犬……就连癌细胞,都能想办法过得幸福美满。它们自己疯狂增殖不说,还想各种办法策反体内的正常细胞一起做伴。而且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微生物也不甘寂寞地加入到了癌症的
盐野义流感新药取得积极3期临床结果
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Shionogi)近日宣布,治疗流感在研新药S-033188在全球3期临床试验中展现了显着疗效。S-033188是世界上首个创新型、针对流感病毒5′帽状结构(CAP)依赖性内切酶活性的抑制剂。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其症状缓解时间(TTAS)显着减少(p < 0.0001),其他重要的次要临床终点(如病毒滴度减少)也取得了积极结果。大规模流感传
细胞持续地移动基因的位置
图片来自Csilla Varnai博士。2017年7月8日/生物谷BIOON/---根据来自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和英国巴布拉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说法,基因到处移动能够有助细胞对变化作出反应。改变细胞中一个基因的位置会改变它的活性。就像是混合音乐那样,不同的位置能够让一个基因变得“更加吵闹”或“更加安静”,更加吵闹的基因更加积极地维持细胞的寿命。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项最新的研究揭示出每个基因在细胞
C=C位置探索思路或将发现脂质生物标志物
脂质组学是通过以生物质谱为核心的分析技术了解脂质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揭示脂质代谢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从2003年第一篇脂质组学研究论文发表,该学科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在清华大学有一支以质谱技术为基础,研发小型仪器和直接采样离子化技术并开展脂质组学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团队。该团队是国内唯一一个通过分析C=C位置进行脂质学研究的课题组,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将仪器研发与质谱应用
研究发现野生稻并不“野”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储成才研究组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野生稻基因组中有着人工选择驯化的痕迹,他们巧妙地证实有大量栽培稻基因流入野生稻群体。日前
抗癌新方法:利用抗癌T细胞,找到病灶位置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小组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系统来产生人类T细胞,这种白细胞可以对抗外来病毒的侵略,系统工程师可以利用这一系统来发现并攻击癌细胞,这就意味着我们向战胜癌症又前进了一
FASEB J:突破性技术可精确追踪细胞中脂肪酸的位置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下对细胞内的脂肪酸进行成像;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包含单溴原子的脂肪酸来处理细胞,随后利用扫描X射线荧光显微镜检查技术来观察细胞内脂肪酸的分子状态,这项技术能够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同时也能够改善科学家们理解脂肪酸在细胞功能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Nature:大脑GPS网络或帮助追踪机体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位置信息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大脑细胞网络,其可以帮助动物追踪其在休息状态下的位置,比如当动物觅食、参与社会关系或睡觉状态等,这项研究填补了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大脑GPS系统相关研究的一项空缺,目前研究者认为大脑的GPS中存在一种导航细胞,当动物(包括人类)在特殊位点进行移动时就会被激活;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