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英国研究人员发明世界首个仿生神经元芯片

 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可再现生物神经元电行为的硅芯片。利用这种方法,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仿生芯片来修复神经系统中因病导致功能异常的生物电路,该研究成果发表于12月初的《自然·通讯》杂志。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制造更加类似生物神经元的芯片模型。但是在现代硅片上模拟天然构造依然存在着一定缺陷。芯片虽然在处理某些计算任务时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快数百万

2019-12-20

科学家揭示了内伤害感受器介导宿主防御机制

 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Gut-Innervating Nociceptor Neurons Regulate Peyer’s Patch Microfold Cells and SFB Levels to Mediate Salmonella Host Defense”的文章,揭示了肠内伤害感受器神经元通

2020-01-13

美国研究团队发现可针对炎症性病患者的益生菌疗法

 美国研究团队发现活性水凝胶可促进肠道伤口愈合,由此可开发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益生菌疗法。相关发现已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目前,美国约有160万人患有无法治愈的炎症性肠病(IBD),例如每年诊断出7万例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新病例。肠腔(粘膜)内衬的细胞层炎性病变不断复发,使IBD患者承受疼痛、极度不适等诸多病症。当IBD发作加剧时,抗炎药可缓解急

2020-01-13

武田皮下注射剂型Entyvio治疗炎症性病在美国被FDA拒绝批准!

2019年12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制药巨头武田(Takeda)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针对皮下注射剂型Entyvio(vedolizumab)的一份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发布了一封完整回应函(CRL)。该BLA申请批准皮下注射(SC)制剂Entyvio作为一种维持疗法,用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成人患者的治疗。

2019-12-23

Science子刊:肝芯片可用于鉴定药物的物种特异性肝毒性

2019年11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在美国威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开发的众多微工程器官芯片(Organ Chip)模型中,肝芯片引起了许多行业的特别关注,这是因为对复杂生化相互作用的实时分析可以大大增强在药物、食品和其他消费产品的开发中普遍存在的肝毒性测试。作为一家衍生自威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的致力于将器官芯片技术商业化的公司,Emulate公司(Emulate Inc.)近期宣布一项

2019-11-22

复旦科学家发明仿生纤维传感器 可实时监测人体

 复旦大学科学家研发一种可注射的纤维状生物传感器,植入后该传感器就像毛发一般附在皮肤表面,纤细柔软并可以实现对体内多种化学物质的长期、实时监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个人生理信息的实时监测及其带来的个体化医疗受到关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类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装置,可用于监测特定化学物质,在可穿戴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据介绍,现有的可植入式传感器因其材料本身模量大,存在刚性器件和

2019-11-18

科研人员研发出全新人牙匹配型仿生义齿材料

义齿,也就是“假牙”,能够代替缺损或缺失的牙齿实现其正常的咀嚼、发声等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氧化锆陶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同时不会对影像学检查造成干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义齿材料。然而,氧化锆全瓷义齿在制备加工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氧化锆陶瓷的硬度是人牙釉质的4倍多,人牙本质的20倍左右,其模量也远高于人体正常牙齿,从而明显加速对

2019-11-16

等离激元芯片界面上的细胞操控与检测应用

 液体活检由于副作用小、非侵入、实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检测,尤其是循环肿瘤细胞分析为肿瘤精确筛查、疗效评估、患者分期和转移/复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发新型循环肿瘤细胞筛选分析方法用于临床诊断需要满足多个要素:Ⅰ)低浓度捕获;Ⅱ)单细胞级别分析;Ⅲ)适用于临床血液检测;Ⅳ)快速且可大规模应用等。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钱昆团队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团队和达特茅

2019-10-21

剑指炎症性病 Zealand斥资8000万美元囊获大环多肽平台

  日前,专注于肽类药物研发的丹麦生物医药公司Zealand Pharma宣布,它将以8000万美元收购位于多伦多的生物技术公司Encycle Therapeutics。Encycle拥有能够快速合成新型大环多肽(Macrocyclic Peptide)先进的生物技术平台。本次收购旨在加强Zealand的肽类药物研发,以及胃肠道疾病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Encycle的领先候选药

2019-10-28

失眠竟会干扰机体肠道健康 引发诸如炎性病等多种健康问题

众所周知,经常上夜班的人或跨越不同时区旅行的人往往更易变得肥胖或患上肠道炎症,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葡萄牙的科学家们在肠道中发现一组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的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s,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或会受到大脑昼夜节律钟的调控。肠道ILC3中时钟基因的表达受昼夜节律控制图片来源:C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