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制人造牛奶三年后或成真

牛奶也人造?美国生物工程师正在开发人造牛奶,不含胆固醇和乳糖,口味相同但更健康,适用人群也更广。他们计划一年后生产第一批人造牛奶,三年后上市。

2014-07-07

人造光合作用革命食品与能量产量

2月17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讯,改善天然光合作用来制造新能源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的研究重点。可以看到我们正一步步接近瓶装太阳能或增压电工厂来产生丰收农作物。 光合作用让生物系统从太阳中获取能量并用它们来生产食物与燃料。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生物学过程之一,但是它并不是它所可能的那样有效。自然取舍导致许多重要作物中的效率不到1%,因此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012-02-20

Arch Ophthalmol:ω- 3减缓视网膜色素变性进展

一篇发表在JAMA/Archives期刊之一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上的报道,揭示患视网膜色素变性成年人服用VitA补充剂4至6年后,距离和视网膜视力年下降率缓慢,因服用富ω- 3脂肪酸的饮食。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视网膜受损伤的眼疾。全世界大约2百万人(约1/4000)受这种典型的引起夜盲的疾病影响。

2012-11-18

J Nerosci:你是我的眼:视网膜变性疾病如何让人失去光明

2014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蒙特利尔临床研究学院的科学家揭开了一项重大的研究突破,研究人员在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关键蛋白,其在感光

2014-10-20

安斯泰来进军基因治疗领域,联手哈佛医学院开发视网膜色素变性(RP)基因疗法

安斯泰来进军基因治疗领域,联手哈佛医学院,开发视网膜色素变性(RP)基因疗法。

2014-10-19

Exp Biol Med:双重基因疗法有助色素性视网膜炎治疗

在2011年10月发表于《实验生物学与医学》期刊的文章中,由Steven Tseng博士所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团队报告,借助双重基因疗法可于色素性视网膜炎老鼠动物模式中达到光受器的暂时性功能保留。 色素性视网膜炎为一异质性疾病,特征为渐进性的杆状光受器退化所造成的夜盲症以及最终所造成的全盲。

2012-11-18

眼冒金星为光线斑点 视网膜传错误信息是主因

来自加州大学神经科教授罗伯特解释说:“人的大脑中有专门负责传递视觉信号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可以把人眼传过来的信息翻译成我们看到的的任何东西。但人脑受到重击后,这些神经细胞就会发生震颤,如果你刺激到大脑,它会产生一种反应,而戳动枕叶则会产生图像。” 其实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比如你捡东西时候无意磕到了桌子,由于头部受到撞击而停止运动,但这时你的脑部将被脑脊液包围,它会对脑部起到保护作用。

2015-03-26

Biofabrication:用3D打印让视网膜细胞精准“站队”

英国研究人员12月18日报告说,他们利用3D打印技术首次让大鼠的两种视网膜细胞,按照其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原本方位精准排列队形,以期未来用这项技术修复受损视网膜组织,进而治疗失明。

2013-12-22

Nat Commun:视网膜退化后用视觉假体来恢复视力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移植了视网膜假体的大鼠对光有视觉反应。当该假体被光刺激时,大鼠会在脑部负责视觉处理的区域诱发反应。 近年来,对有可能恢复盲人视力的光电池视觉假体的研究工作加快了步伐;与此同时,虽然它们已被发现能够刺激视网膜组织,但它们是否能恢复视力却没有被评估过。

201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