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1年终盘点|人工合成淀粉的历程

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经过6年技术攻关,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设计出固定二氧化碳的人工生物系统,成功地从头合成淀粉,这一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认为将是影响世界的重大突破性技术。

2021-01-02

2021年终盘点:人工智能重磅级研究成果!

时至岁末,转眼间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2年,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里,科学家们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获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年度科学家们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2021-01-02

Diabetes Care:新研究发现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在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存在性能差异

2021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糖尿病仍然是美国成人失明新病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下降的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眼病。但是,目前缺乏眼科保健提供者,这将不可能满足为这一人群提供必要的年度筛查的需求。一项新的研究考察了七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筛查算法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方面的有效性。相关研究结果

2021-01-09

2020年终巨献: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重要成果!

时至岁末,转眼间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1年,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里,科学家们在人工智能研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年度科学家们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Med:开发出新型AI诊断工具 不需要进行检测就能预测COVID-19的感染风险doi:10.1038/s4159

2020-12-31

胰岛素产品候场

 12月9日,一份《关于报送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在业内流出,第四批药品国采名单里涉及44个品种,90个品规。依照文件要求12月12日正式启动报量,12月21日完成报量,12月30日完成保量审核工作。业内第四批国采预计在春节前后正式启动。此次集采品种范围覆盖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疾病、精神治疗、肿瘤用药、真菌感染、麻

2020-12-11

研究人员基于纳米酶仿生设计人工过氧化物酶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高利增、范克龙和中科院院士阎锡蕴团队通过整合纳米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辅因子的协同作用,设计了一种能够模拟过氧化物酶体内多种天然酶活性的纳米酶,并基于此纳米酶构建了一种可在生理条件下工作的人工过氧化物酶体(artificial peroxisome),并将其用于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

2020-12-15

Chemistry:新型胰岛素分子可自助调节血糖水平

世界各地超过4600万人患有1型糖尿病,哥本哈根大学和生物技术公司Gubra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胰岛素分子,将来将确保糖尿病患者仅摄取适量的胰岛素,该突破可以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可能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全。

2020-12-04

Nat Commun: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能有效杀灭癌细胞的药物组合

2020年1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尔托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或有望预测哪些药物组合能够有效杀灭癌细胞。当临床医生治疗晚期癌症患者时,他们经常需要使用组合性的抗癌疗法,而除了癌症外科手术外,患者还经常会接受放疗、药物疗法或两种疗

2020-12-05

通化东宝超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获批临床

 11月23日,通化东宝发布公告称,其申报的超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THDB0206)(受理号CXSL2000266国、CXSL2000267国)药品注册申请,于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药物基本情况如下:1、药物名称:超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2、剂型:注射剂3、规格:3ml:300单位(笔芯)4、注册分类:治疗用生物制品2

2020-11-25

野生食用菌松乳菇首次在中国人工培育成功

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于富强博士及其团队开展的松乳菇人工培育研究取得系列进展,并于近日在贵阳种植园内出菇。这是中国首次有充分证据显示的松乳菇人工培育成功。松乳菇组属乳菇属红菇科,包括大部分可食用或药用且美味的乳菇,这其中以松乳菇最为著名,与松露、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鸡油菌等名贵野生食用菌比肩,在北半球各国被广泛采食。于富强介绍,松乳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