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梯瓦制药希望利用拉喹莫德治疗顿氏病

制药巨头梯瓦公司最近正在为其开发的新药拉喹莫德头痛不已。公司最近作出决定,将尝试利用这种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疾病亨廷顿氏病,以拓展这种药物可能的适用范围。

2014-08-16

PLoS ONE:顿氏病发病的分子机制

我们发现亨廷丁基因的表达水平对于突触具有长效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就是突触生长和改变的能力,这对于机体形成长期的记忆力非常重要。

2014-08-15

Nat Neurosci:顿氏病如何杀死脑细胞

亨廷顿病是由亨廷顿基因(生成亨廷顿蛋白)缺陷引起的,发病后平均生存期大约是20年。近日,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已经在引发亨廷顿氏病的基因突变如何杀死脑细胞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这一发现可能打开用于治疗这种致命疾

2014-06-25

Hum Mol Genet:顿氏病早起精神方面症状

2013年5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Lund大学科学家在小鼠模型中,通过抑制突变的huntingtin蛋白活性,成功的防止了亨廷顿式病的早期症状,如抑郁,焦虑等。 Lund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教授Asa Petersén博士解释称,我们首次发现了通过抑制下丘脑中神经元突变的蛋白活性能够很好的防止亨廷顿式病抑郁症状。该发现非常振奋人心并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假说。

2013-05-24

Nature:郑晓等早期鸟类繁殖行为研究获进展

3月1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及其团队成员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以及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Fritz Huchzermeyer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ovarian follicles in Early Cretaceo

2013-03-18

cell stem cell: 顿疾病新的治疗策略

亨廷顿疾病是一种神经退化疾病,这类疾病的部分特征是纹状体多棘投射神经元减少(MSNs)。Benraiss研究团队在这一疾病的治疗领域获得了突破。

2014-06-12

JACS:宝全等用DNA折纸术组装纳米颗粒三维手性螺旋结构

利用长方形DNA折纸结构组装螺旋形金纳米颗粒组装结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ACS在线刊登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olling Up Gold Nanoparticle-Dressed DNA Origami into Three-Dimensional Plasmonic Chiral Nanostructures,”,文章中...

2012-11-18

Lancet Oncol :顿氏症患者癌症风险较低

近日,瑞典研究人员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亨廷顿氏症或其他疾病被称为多聚谷氨酰胺(polyQ蛋白)疾病的罹患癌症的风险较低,其原因为一种常见的遗传机制。 多聚谷氨酰胺(polyQ蛋白)疾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 多聚谷氨酰胺(polyQ蛋白)疾病包括脊髓延髓性肌萎缩症(SBMA)、亨廷顿氏病(HD),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下部核萎缩,以及六种类型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2012-11-18

Ecology:建清等植物入侵性与地上地下资源分配机制研究获进展

生物地上地下互作问题是近年来很多生态学家关注的热点。植食者地上地下互作对于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很多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归因于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天敌昆虫(天敌假说)以及可能的资源再分配(进化增强竞争力假说)。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入侵植物与地上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了地下昆虫以及地上昆虫和地下昆虫之间相互作用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2012-11-18

Current Biol:顿病患者的基因突变可促进其学习能力提高

2012年9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携带有遗传突变的亨廷顿病症患者比正常人群学习地更快,而且其遗传突变越显著,其学习能力越强,”刊登在国际杂志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波鸿大学的研究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研究小组同时也首次阐述了神经变性疾病和学习能力的增加直接相关。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