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Microbio: 念珠感染引发阴道上皮细胞保护性免疫反应以及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

阴道念珠菌病(Vaginal candidiasi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以下4中病原体引起: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副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 Microbi

2021-04-05

Cell子刊揭示:中药成分可促进脂肪热,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30以上的人群可被称为肥胖。肥胖不仅不符合当下审美,更会危害健康。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不但是人们对于美的需要,也是公共卫生事业的当务之急。已有研究指出,提高脂肪组织产热有利于治疗肥胖。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代谢》在线发表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糖尿病研究所刘军力课题组题为“The phytochemical hyperforin

2021-03-16

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古群落响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河口湿地是复杂而重要的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多样性的生态服务、维护滨海区域的生态安全,为微生物提供独特的栖息环境。然而,在潮流和径流双向胁迫下,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古菌群落响应机制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学科组科研人员,以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潮沟区和交互区为研究对象,系统揭示了潮流/径流

2021-03-26

研究揭示“甲状腺-肠道群”轴对恒温动物产热和体温的调节作用

 恒温动物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对于其生存至关重要,而体温的维持具有较高的能量代价,体温调节是经典的生理学问题。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细胞分泌,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素(T3),T4经过碘甲腺原氨酸脱碘酶II(DIO2)脱碘后生成T3而起作用,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会发展为甲亢(甲

2021-03-22

Science:破解病原III型分泌系统效应物网络

2021年3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耶尔森菌在内的许多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的感染都依赖于通过III型分泌系统(T3SS)注入效应物。这些效应物通过多种机制劫持细胞过程,包括分子模拟和多样化的酶活性。虽然体外分析表明,不同的效应物可以表现出互补、相互依赖或拮抗的关系,但大多数体内研究都集中在不同的效应物对发病机制的贡献

2021-03-17

Nature发现脂肪细胞热的关键蛋白

   “每逢佳节胖三斤”,今年过年你胖了吗?肥胖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通常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造成的。人体的胖瘦程度由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决定,体内的脂肪细胞可分为白色和棕色脂肪细胞两大类,白色脂肪负责储存多余热量,棕色脂肪负责分解引发肥胖的白色脂肪。通过激活棕色脂肪细胞产热,提高机体能耗,已成为治疗

2021-03-02

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感应组胺的分子机制和功能

 组胺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化学传导物质,在变态反应和宿主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细菌感染,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可诱导宿主免疫细胞产生或释放组胺。在人体的肠道菌群和呼吸道菌群中,许多细菌含有组氨酸脱羧酶,其可催化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此外,许多食物(如刀鱼、金枪鱼、牛奶、鸡蛋、黄豆、羊肉、辣椒等)中的组胺含量丰富。由此,在自然环境下或

2021-03-17

Nature Communications:北医三院国家妇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两项重要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李默课题组卵巢癌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和乔杰闫丽盈课题组关于早期胚胎发育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卵巢癌是妇科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及生育能力。由于其异质性强及转移率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肿瘤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李默课题组主

2021-03-03

JCSM:胃口好的老年人机体往往拥有更为健康的肠道

2021年3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60岁以上胃口好的人群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要比那些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人群而言更加不同且更加多样化。这项研究是研究人员首次根据健康老年人群的

2021-03-05

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肠道群特征和致病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为特征、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患者的自身耐受降低并持续产生自身抗体。狼疮发病过程中复杂的自身免疫应答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除某些特定的遗传因素和环境触发因素可能致病之外,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作用逐渐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仍缺乏对狼疮患者菌群特征的准确描述及相关致病机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