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MMUNITY:先天2型免疫通过蠕形螨控制毛囊共生

Roberto R.及其研究团队针对蠕形螨生长的机制展开了相关研究,研究人员表示控制小鼠中的螨虫HF定植需要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ILC2s),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其受体。

2022-09-23

深海冷泉柯氏潜铠虾共生菌的代谢互作研究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冷泉区柯氏潜铠虾Shinkaia crosnieri共生菌群落中发现了共生菌代谢通路的互补性,代谢产物渗漏到群落中促进了共生菌的合作

2022-09-09

研究发现藻菌互利共生关系加速硅藻赤潮在新水域的重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夏晓敏团队解析了原核生物群落在赤潮重建和生长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水研究》(

2022-05-23

Cell:清华程功团队发现皮肤共生菌在促进蚊虫叮咬蚊媒病毒感染宿主方面的关键作用

自然界的蚊媒病毒有数百种之多,可由蚊虫携带并传播给人类及动物宿主,引起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出血热等严重疾病。

2022-07-04

Nat Microbiol新刊: 定量代谢组学揭示共生菌影响按蚊营养代谢与传病能力的规律

按蚊肠道中的共生菌对其营养代谢和传病能力均至关重要。

2022-05-07

与哺乳动物肠道病毒的相互作用改变共生菌的外膜囊泡的产生和含量

肠道共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共生菌群与疾病的发展和持久性有关。肠道病毒利用共生菌加强病毒感染的广泛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

2022-01-26

Gut Microbes: 粘膜相关肠道共生菌诱导的白细胞介素-1β分泌促进肠屏障修复

肠道微生物区系对于维持和修复肠道上皮屏障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发现了肠上皮屏障功能和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变化,因此了解不同细菌在调节屏障修复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022-01-21

研究人员揭示共生总基因组可视为宿主和肠道微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实体单元

过去我们认为动植物的自身遗传物质及其所处周边环境决定着物种的性状。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些共生的微生物对宿主表型也有至关重要影响。事实上,宿主遗传和肠道微生物两者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它们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互作关系。“共生总基因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范式来理解生物体:即所有动植物都是由宿主和相关微生物构成的“共生总体”(holobion

2022-01-22

牛肝菌目物种从褐腐到共生的创新进化史研究获进展

 在森林土壤中,木材分解真菌、枯枝落叶分解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形成错综复杂的菌丝网络。作为有机物的分解者,腐生真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植物的共生伙伴,外生菌根真菌可以将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转移到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供微生物利用。研究腐生真菌和共生真菌在碳源、氮源获取和有机质降解方面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生态系

2021-12-15

根瘤共生机制研究获进展

  农业绿色革命以来,氮肥主要来自化学生产,而自然界存在天然的生物固氮系统——土壤中的固氮菌。豆科植物大多可与固氮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形成高效的“固氮工厂”——根瘤。根瘤含有大量的固氮工具——类菌体。类菌体内的固氮酶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氨,同时植物可提供根瘤菌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实现互惠互利。然而,固氮反应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