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用经遗传改造的细菌将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乙醇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他们对能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细菌嗜热木聚糖酶进行遗传改造后,其直接将以柳枝稷为原料的生物质能转化成了乙醇燃料,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该研究未来有望实现工业化
奶粉中的双氰胺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部分乳制品被曝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一事尚未结束,又从斯里兰卡传来了恒天然奶粉被怀疑含双氰胺的消息。双氰胺这个名字让人想起曾经的“毒奶粉”主角三聚氰胺,那双氰胺又是一个奶粉毒源吗? 一、毒性是高是低 从化学结构上看,双氰胺可以说是著名的三聚氰胺的“兄弟”,它是氰胺的二聚体,而三聚氰胺是氰胺的三聚体。它们的化学毒性都很低。
全球首个纤维素乙醇工业化装置正式启动
全球首个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工业化装置9日在意大利北部克雷申蒂诺市正式启动。 这家示范厂隶属于贝塔可再生能源公司(BetaRenewables),设计能力年产上万吨,其正式启动将推动先进生物燃料的商业化生产进程。
安徽丰乐获得国内首个炔苯酰草胺水分散粒剂的登记
近日,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的80%炔苯酰草胺水分散粒剂获得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临时登记,用于防控姜田的一年生杂草,有效期至2014年10月10日。该登记系我国首个炔苯酰草胺水分散粒剂的登记。 截至目前,我国还未有任何一个炔苯酰草胺的原药或者制剂产品获得正式登记。
PNAS:内皮他丁——治疗前列腺癌的AR抑制剂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著名国际期刊PNAS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血管生成抑制剂内皮他丁(Endostatin)除了对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还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的转录活性。这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内皮他丁的抗肿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诺维信推出新型生物乙醇酶制剂
2月22日,据丹麦《商报》报道诺维信将推出一种全新的酶制剂,用于第二代生物乙醇的生产。据公司介绍,这种酶制剂的使用将大大降低成本,并增加从农业残余物和废弃物转化生物燃料的产量。 诺维信公司首席执行官Steen Riisgaard称,第一家乙醇厂拟定于今年开始正式商业化生产。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提供酶制剂,促进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为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Cell Res:丁建平等揭示尿嘧啶脱羧酶的催化机制
在哺乳动物的表观遗传调控中,TET蛋白参与了DNA的主动去甲基化过程,该蛋白催化产生的5-羧基胞嘧啶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被转变为胞嘧啶,其中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潜在的DNA脱羧酶直接催化5-羧基胞嘧啶发生脱羧反应。由于胞嘧啶和尿嘧啶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比较相似,因此,潜在的DNA脱羧酶可能与真菌中尿嘧啶脱羧酶IDCase在结构和催化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