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胺诱导处理提高狗牙根抗盐和抗旱的方法”
1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百人计划”入选者产祝龙研究员和施海涛助理研究员共同发明的“一种多胺诱导处理提高狗牙根抗盐和抗旱的方法”(ZL201310095350.6)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天一药业获药监局批准生产环吡酮胺阴道栓剂
(i美股讯)7月23日周五,天一药业——中国一家领先的全面综合性制药公司今天宣布,该公司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环吡酮胺阴道栓剂(此药文号H20103320)。环吡酮胺阴道栓是由天一药业R&D部根据进口同类药品注册标准研发的。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环吡酮胺是一种治疗阴道真菌感染和真菌阴道炎症合成物。
M&G明年将在意大利投产纤维素乙醇装置
Novozymes公司的合作伙伴意大利Mossi&Ghisolfi集团(M&G)宣布,将在意大利西北部Crescentino于2012年投产1300万加仑/年(5000万升)纤维素乙醇装置,该装置将比现在投运的最大验证设施要大10倍,并设计采用纤维素原料,包括小麦秸秆、能源作物和其他生物质来源的众多原料进行操作。
雷利度胺(Revlimid)联合地塞米松显著改善骨髓瘤患者生存
2013年8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赛尔基因(Celgene)8月2日公布了有关评价雷利米得(Revlimid,通用名:lenalidomide)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诱导疗法及雷利米得维持疗法用于高风险无症状性隐袭性多发性骨髓瘤(SMM)患者治疗的积极数据。
PLoS Genet:丁梅等神经特异性连接机制研究获进展
电突触介导的信号传递是神经细胞相互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是脑感知、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是神经网络构成的重要环节。然而,神经细胞是如何识别其正确目标神经并形成电突触的分子机理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丁梅实验室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发现BDU中间神经元和PLM机械感受神经元特异性地接触在一起,电镜及化学标记实验表明这二者通过电突触连接。
Cell Res:丁建平等揭示尿嘧啶脱羧酶的催化机制
在哺乳动物的表观遗传调控中,TET蛋白参与了DNA的主动去甲基化过程,该蛋白催化产生的5-羧基胞嘧啶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被转变为胞嘧啶,其中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潜在的DNA脱羧酶直接催化5-羧基胞嘧啶发生脱羧反应。由于胞嘧啶和尿嘧啶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比较相似,因此,潜在的DNA脱羧酶可能与真菌中尿嘧啶脱羧酶IDCase在结构和催化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Biochem J:丁建平等发现核糖体S6激酶1功能的新调控机制
8月15日,国际杂志《生化期刊》(Biochemical Journal)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丁建平研究组关于核糖体S6激酶1 (ribosome protein subunit 6 kinase 1,S6K1) 功能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得到同行审稿专家和杂志编辑的赞赏。
Org Biomol Chem: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姜黄素与沙利度胺“合璧”杀死癌细胞
2013年8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梅西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根据抗恶心药物沙利度胺的结构特点,将沙利度胺与厨房中常用的香料姜黄混合创建了一些新的杂交分子,这新洗哪的分子化合物能有效地杀灭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研究论文刊登在最近出版的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杂志上。
NEJM:前列腺癌药物非那雄胺或和高危前列腺癌风险直接相关
2013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赞助的前列腺癌预防的实验中(PCPT),前期10年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药物非那雄胺可以明显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但是在大部分患前列腺癌的个体中却发现,药物非那雄胺却和很多高位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