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山西煤化所醋酸加氢制乙醇技术中试成功

日前,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610课题组开发的醋酸加氢合成乙醇技术成功在小店基地完成中试并实现平稳运行,实现了催化剂与工艺的全面验证。这一中试项目规模为50吨/年,采用工业型非贵金属催化剂,醋酸转化率>99.8%,乙醇选择性>99.5%。醋酸加氢合成乙醇是煤经甲醇、醋酸制乙醇技术的核心单元,技术中试的完成,标志着山西煤化所煤制乙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3-01-05

科学家发明一种浮萍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种浮萍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110169414.3)。

2014-05-19

CHS收购美国乙醇工厂

5月1日,美国能源粮食公司CHS宣布,该公司就与英国SinavLimited达成完全收购其股份的协议,其中包括位于伊利诺伊州罗谢尔且年产量达1.33亿加仑的乙醇厂Illinois RiverEnergy。

2014-05-12

M&G明年将在意大利投产纤维素乙醇装置

Novozymes公司的合作伙伴意大利Mossi&Ghisolfi集团(M&G)宣布,将在意大利西北部Crescentino于2012年投产1300万加仑/年(5000万升)纤维素乙醇装置,该装置将比现在投运的最大验证设施要大10倍,并设计采用纤维素原料,包括小麦秸秆、能源作物和其他生物质来源的众多原料进行操作。

2011-09-13

巴西乙醇工业走下坡路

在生产成本提高与汽油价格压低挤压下,巴西甘蔗乙醇工业正面临重大损失,“酒精的沙特阿拉伯”地位堪忧。

2014-04-10

PLoS Genet:梅等神经特异性连接机制研究获进展

电突触介导的信号传递是神经细胞相互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是脑感知、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是神经网络构成的重要环节。然而,神经细胞是如何识别其正确目标神经并形成电突触的分子机理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丁梅实验室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发现BDU中间神经元和PLM机械感受神经元特异性地接触在一起,电镜及化学标记实验表明这二者通过电突触连接。

2013-07-30

PNAS:抗癌药阿瓦斯和舒尼替尼增加乳腺癌干细胞数量

乳腺癌转移的整合模型,图片来自Nature Reviews Cancer 5, 591-602 (August 2005) | doi:10.1038/nrc1670。

2012-11-18

中科院“秸秆固态酶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示范”课题启动

1月17日,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洪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秸秆固态酶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示范”召开了课题启动会。课题参加单位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中科院研究生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龙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关人员参会。

2012-02-06

美研究出能将海藻糖转为乙醇的大肠杆菌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出一种大肠杆菌,它能将某种海藻中的主要糖分转化为乙醇。这一成果有望使海藻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封面文章中介绍了这一发现。他们指出,由于海藻含糖量高,而且不会与粮食作物争抢土地或淡水,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正加紧研究如何利用其制造生物能源。不过,由于海藻中的主要多糖化合物不易被微生物代谢,其应用受到限制。

2012-02-06

J Ecol:建清研究组揭示植物入侵性与化学防御物质演化关系

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专食性昆虫但是又面临新的广食性昆虫的取食,所以入侵植物的防御策略在入侵地会发生改变。由于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面临的昆虫取食压力较小,所以将用于防御的资源转移到生长繁殖,从而竞争能力增强(EICA竞争力增强进化假说)。很多研究已经报道了入侵植物防御与生长之间的权衡,发现有些入侵植物的防御能力下降,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