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Genet:汉族人群乙肝病毒易感基因被解析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两个全新易感基因。相关论文于近日刊登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2013-11-06

我国研制成功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高灵敏血液检测用纳米材料

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致输血传播性疾病中的主要病毒,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因“血清转换窗口期”在30天以上,而存在感染病毒漏检的危险(漏检率高达十万分之二十)。采用超顺磁性纳米微球,可以将极低浓度的病毒核酸迅速提取出来并进行极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在病毒感染后3天以内即能检出,大大缩短血液筛查的“窗口期”,准确率接近100%,输血及血制品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2012-11-19

乙肝病毒感染中T细胞免疫应答与耐受研究获进展

T细胞免疫,特别是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在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和清除病毒中发挥核心作用,在慢性乙肝感染中,高浓度的病毒抗原长期作用是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和特异性T细胞耗竭的直接原因,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直接导致病毒持续性感染和病毒难以清除。但长期以来,乙肝慢性感染中T细胞抗病毒功能缺陷与免疫耐受的调控机制并不清楚,这阻碍了进一步设计有效的针对性免疫治疗方案和药物。

2013-07-03

:雄激素促进乙肝病毒复制

HBV基因组组织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发表在2012年2月那期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上的一篇新论文,雄激素(androgen)促进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复制,使得男性要比女性更加容易遭受这种病毒的攻击。

2012-11-19

Hepatology:孟颂东等乙肝感染慢性化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Hepat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进展“Loss of MiR-122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enhances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through cyclin G1 modulated P53 activity,”,文章中...

2012-11-18

彭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衰竭临床效果积极

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医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大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达10%,每年因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引发终末期肝病新增病例数超过500万。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等终末期肝病是一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2-04-24

Gastroenterology:台科学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肝癌预测因素

近日,台北佛教慈济综合医院的Tai-Chung Tseng博士及其同事研究发现,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可用于预测乙肝e抗原(HBeAg)阴性且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的肝细胞癌(HCC)风险。无论乙肝病毒(HBV)DNA水平如何,高水平HBsAg均预示肝癌风险较高。研究结果发表在《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5月刊上。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