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Neurosci:研究揭示中风的分子机制
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对大脑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近日,来自耶拿大学医院,波恩大学和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使用一种新颖的方法成功地“看见”了在骨髓中形成的巨噬细胞。利用这项技术,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小鼠在中风后不久血液中出现大量迁移的巨噬细胞,它们开始攻击死亡的脑细胞以及邻近的健康大脑组织。
揭示中风后脑水肿产生机制
2020年1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脑水肿(cerebral edema)是发生在大脑中的肿胀,是中风的一种严重且可能致命的并发症。在一项以小鼠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通常与废物清除相关的脑部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在中风时出现异常,导致脑脊液淹没大脑,
Neuroimage:大脑模型揭示中风与损伤背后的机制
布法罗大学的一名神经影像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人类大脑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比现有方法更真实地模拟了实际的大脑损伤模式。这项进步代表了两种建立数字模拟环境的方法的结合,该数字模拟环境可以作为特定神经损伤假设的试验场,从而帮助中风受害者和其他脑损伤患者。
Trans Stroke Res:外泌体促进中风后恢复
在本月发表于《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杂志上的文章中,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动物科学家展示了一种新的中风治疗方法的脑成像数据,该方法可导致猪在中风后完全康复。
每晚睡眠超9小时、午睡时间较长或睡眠质量较差均会增加机体中风风险
2019年3月,The Lancet Neurology杂志发表的2016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1],2016年全球有1370万人新发中风患者,中国就占到了40%的比例(551万人);全球有550万人因中风死亡,其中中国就占到了1/3的比例(179万人)。《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也显示,目前中国的中风防治初见成效;1994-2013 年中国男性中风
Neurology:晚上睡不好可能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
2019年11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睡眠困难(睡眠不好)的人群或更易患中风、心脏病或其它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研究者Liming Li博士说道,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或能利用行为疗法来对睡眠困难的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从而降低其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多篇文章解读科学家们在中风领域研究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中风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Ebrahim Noroozi【1】The Lancet:新型复合药物制剂有望实现四合一功效 明显降低人群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doi:10.1016/S0140-6736(19)31791-X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一种
多吃坚果或能明显降低人群患致死性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2019年9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举办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来自伊朗Isfahan心血管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表示,每周至少吃两次坚果能够降低个体17%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图片来源:progressive-charlestown.com研究者Noushin Mohammadifard博士表示,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且其含有少量的饱和脂肪酸,同时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