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药来源阿可拉定:小分子免疫调节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近日,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欧洲免疫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阿可拉定免疫调节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成果 “Icaritin inhibits PD-L1 expression by targeting IκB Kinase α” (DOI: 10.1002/eji.202048905)。阿可拉

2020-12-17

JEM:研究人员在败血症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新的颗粒

La Jolla免疫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员发现,脓毒症患者的血液中存在前所未有的颗粒。科学家们是首次发现这些被称为拉长的中性粒细胞衍生结构(ENDS)的颗粒,它们分解了免疫细胞,并在它们穿过人体时改变了形状。

2020-12-08

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转换为非处方药

 1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两个药品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品种名单及其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一并发布。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1年8月31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

2020-12-11

研究发现:中药草果含降血糖活性成分

 我国科学家在中药草果中发现了降血糖活性成分,该研究为新型降血糖先导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化学和药理学依据,也为拓宽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分别在《植物化学》《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纪军说,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在天然源抗糖尿病药物挖掘过程中,首次发现草果提取物能显着降低糖

2020-11-19

首个口服氢化可的松颗粒剂!Alkindi Sprinkle在美国上市,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儿科患者!

Alkindi Sprinkle专门用于治疗儿童患者,速释,室温保质期3年。

2020-11-27

研究揭示大气老化过程会增强生物质燃烧细颗粒物的氧化应激

 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人体健康具有副作用,会提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十年来,学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大气颗粒物细胞毒性和致癌潜势等进行研究,然而,有关气溶胶影响人体健康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颗粒物暴露后会诱发人体组织产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氧化应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

2020-11-05

Nature子刊:外泌体仿生纳米颗粒,有效杀伤肿瘤干细胞,有望解决癌症复发难题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对肿瘤的存活、增殖、转移及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肿瘤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维持着肿瘤细胞群的生命力。肿瘤干细胞的运动和迁徙能力使肿瘤细胞的转移成为可能,肿瘤干细胞可以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并具有多种耐药分子,从而对杀伤肿瘤细胞的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因此肿瘤往往在常规肿瘤治疗方

2020-11-04

一名女性白血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至少70天仍在脱落传染性病毒颗粒

2020年1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大多数感染SARS-CoV-2冠状病毒的人似乎会在8天左右的时间里活跃地脱落传染性病毒,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了解人们能在多长时间内保持活跃感染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一种仍然没有很好地理解的疾病和病毒的新细节,这有助指导公共卫生决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院(NIH)、马歇尔大学和英

2020-11-12

Cell:一种创新的纳米颗粒候选SARS-CoV-2疫苗可引发超强效的中和抗体反应

2020年1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针对大流行性冠状病毒SARS-CoV-2的创新纳米颗粒候选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病毒中和抗体的水平比从COVID-19感染中恢复的人的水平高10倍。这种候选疫苗由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设计,目前已转给两家公司进行临床开发。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

2020-11-04

快速化微液滴生成和高密度颗粒阵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体外诊断是疾病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方法,随着医学和检测手段不断发展,体外诊断的精准性、灵敏性不断提高,但仍有众多痕量核酸和蛋白对高灵敏检测方法提出严苛要求,例如重大精神疾病诊断、肿瘤早筛、病原筛查、伴随诊断等。近年来以数字PCR(dPCR)和数字ELISA(dELISA)为代表的单分子计数带来了数字化分子诊断的革命,实现了单分子绝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