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我国学者揭示大脑“排污网络”的发育和神经调控密码,为阿尔茨海默病等大脑疾病的治疗开辟新方向
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脑膜淋巴发育的理论框架,发现了“神经-胶质-成纤维细胞-淋巴”动态调控轴,为神经-免疫系统互作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认知。
2025-05-04
2024年度拜耳中国科研合作奖揭晓,来自北大/清华的多位学者获奖
2025-04-03
美国学者称:许锦波本应共享2024诺贝尔化学奖
2024-10-22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适量咖啡或茶,保护心血管代谢健康
该研究发现,在没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参与者中,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量与新发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的风险呈负相关,那些适量饮用咖啡或适量摄入咖啡因的人风险最低。
2024-10-08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低剂量甲氨蝶呤有双重作用机制,激活cGAS-STING通路助力免疫应答
本次研究首先证实,MTX与雷替曲塞(RTD)等抗叶酸类药物均可竞争性结合并抑制ENPP1,且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但仅有MTX处理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时,可有效抑制ENPP1活性。
2025-06-11
我国学者系列研究证实,微塑料已全面入侵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威胁人类生殖健康
研究证明了微塑料已经入侵了人类生殖系统,并进一步分析了微塑料在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丰度和聚合物类型,以及微塑料对生殖系统的潜在影响,这有助于阐明全球生殖健康下降的潜在环境驱动因素。
2024-11-09
宾大团队与我国学者合作研究发现,淋巴结内调节性T细胞会成为抑制CD8+T细胞功能的“内鬼”
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s)中的调节性T细胞会通过竞争性消耗白介素-2(IL-2),抑制同在淋巴结中的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效应功能,从而使转移到淋巴结的癌细胞更容易存活和增殖,最终定植形成转移灶。
2025-04-27
Science:我国学者在河南发现水熊虫新物种,并揭开其超强抗辐射能力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挖掘和功能验证,揭示了新发现的水熊虫物种河南高生熊虫辐射耐受的三种机制。
2024-11-04
我国学者最新研究,补充ω-3脂肪酸,或延缓衰老,每天1.1克最佳
结果表明,膳食Omega-3脂肪酸摄入量与减缓衰老相关,最有助于延缓衰老的剂量为每天1.1克,超过1.1克以后,不会产生额外的抗衰老益处。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