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基层医院培训“微光计划”照进洛阳
洛阳2017年10月30日电 /美通社/ -- 2017年10月28日,由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办的“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基层医院培训计划(微光计划)学习班”走进河南省洛阳市,汇聚了我国微生物检验和临床的权威专家,包括胡继红、罗燕萍、褚云卓、颜伏归、苗丽君、赵丽敏、李华信、李轶、江涛、常永超、刘坦等,为宜阳县人民医院、栾川县人民医院、汝阳县人民医院的基层微生物检验专业人
变革中国医疗的10大新势力有哪些
在国家大力解放医生、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下,中国医疗界正在形成十大新势力,正自下而上地变革着医疗界,《看医界》为您带来独家盘点:一、多点、自由执业医生大军来袭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医生自由执业都是主流,实现医生资源配置的价值最大化,并让医生群体靠技术拿上阳光的高收入。随着医生多点自由执业政策的持续放开,医生执业注册实现省域化,并能够轻松申请跨省执业,区域及全国医生的流动闸门已经放开。据业内人士评估,
从36条政策意见看中国医药改革的春天
昨晚,一条重磅新闻引起了医药圈内外的热烈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共计三十六条,分为六大板块: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以及加
沙利文授予华润医药“中国医药市场卓越表现奖”
香港2017年9月29日电 /美通社/ -- 基于对中国医药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以及对业内相关公司的研究和评估,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简称“沙利文”)授予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3320.HK)“2017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卓越表现奖”,由沙利文全球总裁兼执行合伙人 Aroop Zutshi 先生为华润医药投资关系经理陈则明先生颁奖。这
中国医生正扎堆杭州开诊所
放眼全国,目前医改开放尺度最大,对创业医生最具吸引力的城市有哪些?据《看医界》了解,除了医生集团扎堆的深圳,就是“人间天堂”杭州了。杭州凭什么成为创业医生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看看医生们用脚投票的结果就知道了。近日,伯通听了璞迈医疗创始人、原瑞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原百汇医疗(中国)心脏专科医生孙奄光博士的创业演讲。2017年9月,位于钱江新城CBD区域的杭州万象城的璞迈医疗杭州首家诊所
世卫“船票”助力中国医药驶入“蓝海”
这是推动逾4亿剂中国乙脑疫苗出口的机制,也是中国最值得利用的全球卫生专业技术平台,更是低价高效的中国医卫产品最大程度惠及发展中国家民众的路径。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设立的药品、疫苗、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预认证项目。对中国医药企业来说,获得世卫预认证,等于拿到了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以及部分国家医药采购的“船票”,有助于驶入全球发展中国家健康市场的广阔“蓝海”。国际医药采购有标准解决当今全球健
中国医药子公司抗肿瘤药物获批临床
近日,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医药”)子公司天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方药业”)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签发的注射用酒石酸长春瑞滨胶束《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该新药的基本情况:药品名称:注射用酒石酸长春瑞滨胶束受理号:CXHL1402166批件号:2017L04570规格:10mg申请人: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德科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审批结论:根据《中华人民
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荣登2016年度中国医药百强榜
上海2017年9月14日电 /美通社/ -- 2017年9月2日,继2014年度排名第101位和2015年度排名第97位后,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荣登工信部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排名第92位。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政策管理高级部长张杰逵先生代表卫材(中国)上台领奖。 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获奖奖牌 颁奖仪式现场 经过二十多年卫材人的勤奋耕耘,始终秉承“将患者及家
西达赛奈携手冯唐,让医院“长”到中国去
洛杉矶2017年9月14日电 /美通社/ -- 冯唐娴熟地拿起毛笔,在四尺宣纸上写下了“西达赛奈”四个大字。这是他成为西达赛奈医疗中心“中国文化大使”后,首次正式亮相医院所送上的礼物。今年5月,冯唐正式受邀成为美国洛杉矶西达赛奈医疗中心“中国文化大使”。这是该医院自成立中国服务团队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华人文化,为全球华人提供顶级医疗服务”的新举措。“为中国患者提供海外就医的好选择”是冯唐一直以来的心
【解读】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评析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元年,国家经济结构日益优化,整体经济形势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一年间,20多份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细则文件密集出台,供给侧改革完成了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成效初现。在此背景下,中国医药产业继续保持着稳中有进的态势,各项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医药企业积极配合,共同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从2016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