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ant Cell:玉米减数分裂研究取得新进展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是如何相互识别在植物的研究工作相对发表文章较少。虽然功能上是保守的,但不同物种的同源染色体配对起始及机制可能不同。 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减数分裂及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该研究组以玉米减数分裂突变体及含有双着丝粒染色体的植株为材料,发现着丝粒配对先于端粒的bouquet并在同源染色体配对其重要作用。同源染色体配对起重要作用的是着丝粒的活性而不是着丝粒的特异序列。

2013-10-24

强生宣布召回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 某批次含霉菌

9月11日,据强生公司一位发言人说,该公司在一次常规检测过程中,发现一批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长效注射剂(Risperdal Consta)含有霉菌,现该公司正召回这批产品,这也是过去两年中强生最新的一次召回事件。 利培酮由强生旗下的杨森单元生产。该公司正从批发商、分销商、药房和医疗服务提供商处召回该批药品。

2013-09-14

BioLineRx精神分裂症药物研制失败股价重挫

2013年3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 以色列制药公司BioLineRx宣布公司研制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BL-1020三期实验失败,消息一经披露,公司股价跳水51%。公司曾对BL-1020寄予厚望。

2013-03-21

Nature:基因KCTD13和孤独症、精神分裂症以及肥胖症直接相关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者可以将一系列人类基因移植入斑马鱼体内,用来识别幼年斑马鱼头部尺寸的效应基因在斑马鱼体内的表达情况。(Credit: Christelle Golzio, Duke Center for Human Disease Modeling and Duke 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一条斑马鱼能够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如何发育吗?近日...

2012-11-18

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患者表现出异常的面孔情绪识别

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社会认知功能缺损是面孔情绪识别异常,其异常程度也是病人功能恢复的一个关键性决定因子。该领域已有的研究存在几个方法学上的问题:首先,被试常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于早期发病病人或者疾病潜伏期个体的探讨;其次,对普通人而言,面孔情绪识别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信息的影响,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情境信息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面孔情绪识别的;最后,面孔情绪识别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2013-06-05

美国研究称精神分裂症多源于基因突变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遗传性疾病,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因源于自身基因突变,而不是遗传。 在研究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直系亲属和健康人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报告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负责这项研究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玛丽亚·卡拉伊戈在15年前就发现,有一种非常罕见的基因突变可导致精神分裂症。

2012-11-18

Mol Psych:全基因组测序揭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新位点

2013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丹麦阿尔胡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病毒和基因可以以某种方式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研究者已经在发育中的胎儿中发现了这种现象。

2013-03-10

Cell:发现控制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双稳态开关

2012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有机体为了生长和发育,它们必须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组织,其中每种组织是由相似的细胞组成的。这些不同的组织都是由干细胞产生的。干细胞如何通过不对称分裂来产生新的细胞类型,对有机体的整体发育而言,明显是至关重要的。在植物中,它们的细胞不能迁移,因此干细胞不称作分裂发生的位置想必也是比较重要的,以便确保组织在正确的地方发育。

2012-09-04

Angew Chem Int Edit:研究发现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分裂的新活性物质

近日,Freiburg大学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活性物质,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分裂,提示该活性物质可能会在抗击癌症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