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靶向药物治疗误区 肝癌个体化治疗势在必行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是第2位的癌症杀手,全球第3位癌症死因。据WHO 2008年统计显示,一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 近年来,肝癌基础研究领域进展迅速,已发现了大量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及信号通路;但在临床治疗中,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5%,主要还是由于早期诊断率低并且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转化研究为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断架通了桥梁。
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充满希望——当癌症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最近,李开复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的消息另广大网友十分惊讶。在无数的唏嘘声中,人们开始意识到癌症离我们如此之近。 当代生物医学科学应用中最令人注目的领域还是癌症的诊断与治疗。原因很简单:我们至今尚未找到一种完善的方法来对付它,甚至对于癌症的认识还很粗浅。但是,这并不是说人类对战胜肿瘤毫无希望。相比于从前,现在癌症诊断与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人类的研究和探索。
Nat Med:个体化免疫治疗开发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暨省“感染与免疫”创新团队金艾顺教授与日本富山大学医学药学部村口篤教授等共同开展的“个体化免疫治疗开发”国际合作研究取得突破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已于本月在《Nature Medicine》Online发表。
Cell:个体化医疗新进展——DBP分析快速预测肿瘤化疗效果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cell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动态BH3分析(DBP)的检测方法,用于预测体内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细胞毒性的应答情况。这个方法的开发应用或可针对性提高化疗药物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对于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HER2精确检测意识 实现乳腺癌个体化治疗
每年十月是世界乳腺癌宣传警示月。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妇女中,大约每30人中就有1人罹患乳腺癌。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至4%的增长率急剧增加,已成为我国上升幅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布会现场 随着现代肿瘤学的不断发展,医生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病理检测,及时、正确地判定肿瘤的状态和类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量身定制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个性化医疗促进基因药物研发 有望让人类永葆青春
“通过研究人类的DNA,预知可能发生的疾病,研制出新型的DNA药物,就有可能让人类永葆青春!”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阿龙·切哈诺沃出语惊人。 前不久,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决定割除双乳乳腺的事件引发舆论聚焦:她之所以要做切除手术,是因为她很有可能携带一种导致乳腺癌的基因。此举被一些人解读为,基于基因检测的个性化诊疗时代的来临。
大数据基因测序的成本逼近1000美元:个性化医疗的时代来临
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把触角触及到很多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 美国人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应用来防止流感的蔓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以往无比昂贵的基因测序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基因测序的成本已经逼近1000美元的大关。目前美国拥有2000多家从事人类基因序列分析的公司,而且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将涉足这一领域。这就意味着,个性化医疗的时代即将来临。
个性化医疗还是去个性化医疗
将临床数据、社会因素数据、环境数据与遗传和分子学研究数据等多方面的信息结合起来才是发展个性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的必由之路。 按照通常的理解,个性化医疗应该是以基因组学数据为基础的、针对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个性化医疗可为全球医疗市场节省3800多亿美金
访谈嘉宾:凯杰 (QIAGEN) 公司亚太区总裁 施晨阳博士 “个性化医疗”就是根据基因差异为病人找出最有效的药品 搜狐健康:“个性化医疗”可能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比较陌生,能不能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 施晨阳:个性化医疗是一种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