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晨阳:个性化医疗已不再是梦想
伴随着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水平逐步深入到基因层面以及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增长。个体化医疗是未来医学研究与应用的趋势,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在基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诊疗策略,所以,分子诊断成为了当今医学发展的重点。针对当前分子诊断市场现状与个体化医疗应用趋势,施晨阳博士接受了生物谷的专访并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英将推广基因测序开展个性化医疗
英国卫生部7月5日说,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推广一项基因测序计划,优先为癌症、罕见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基因测序,以更好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英国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5日说,这一项目将由卫生部下属机构“英格兰基因组学”负责实施,该机构将与英国研究机构、高校和医院签订合同,由该机构为患者提供基因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服务。卫生部还将制定严格的实施标准,以及诸如患者信息保密、患者自愿接受测序等原则。
医疗信息化企业的六大诱惑
“十二五”对医疗行业及医疗信息化规划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医疗信息化热情不断高涨,而该子行业的公司也深受资本追捧,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机。 一方面是众多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他们具有成熟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优势;另一方面是本土竞争者快速涌现,通过本地化的竞争策略抢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JCO: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限制NSCLC个体化治疗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个体化治疗试验 (IFCT-0801)二期结果发表于JCO杂志,作者 Wislez 博士等探讨了基于EGFR突变状态和ERCC1表达(顺铂化疗缓解的预测因素)的个体化辅助治疗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虽然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超过80%的患者适合在术后2个月内开始辅助化疗),但 III 期个体化治疗试验因EGCC1免疫组化读数的不可靠而取消。
远程医疗市场正悄然崛起 移动化或成未来趋势
全球经济发展加速,高效快捷的信息沟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如何让人们随时随地自由通信,以获得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化通信的终极诉求。移动视频通信正是基于这一强劲的市场需求才得以迅速崛起。远程医疗作为时下视频通信行业的热门应用,移动化也被提上了日程,成为厂商眼中的香饽饽。
2014年10大科技预测:数字化医疗将成为大热点
Nat Med:个体化免疫治疗开发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暨省“感染与免疫”创新团队金艾顺教授与日本富山大学医学药学部村口篤教授等共同开展的“个体化免疫治疗开发”国际合作研究取得突破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已于本月在《Nature Medicine》Online发表。
提高HER2精确检测意识 实现乳腺癌个体化治疗
每年十月是世界乳腺癌宣传警示月。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妇女中,大约每30人中就有1人罹患乳腺癌。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至4%的增长率急剧增加,已成为我国上升幅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布会现场 随着现代肿瘤学的不断发展,医生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病理检测,及时、正确地判定肿瘤的状态和类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量身定制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个性化医疗促进基因药物研发 有望让人类永葆青春
“通过研究人类的DNA,预知可能发生的疾病,研制出新型的DNA药物,就有可能让人类永葆青春!”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阿龙·切哈诺沃出语惊人。 前不久,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决定割除双乳乳腺的事件引发舆论聚焦:她之所以要做切除手术,是因为她很有可能携带一种导致乳腺癌的基因。此举被一些人解读为,基于基因检测的个性化诊疗时代的来临。
大数据基因测序的成本逼近1000美元:个性化医疗的时代来临
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把触角触及到很多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 美国人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应用来防止流感的蔓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以往无比昂贵的基因测序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基因测序的成本已经逼近1000美元的大关。目前美国拥有2000多家从事人类基因序列分析的公司,而且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将涉足这一领域。这就意味着,个性化医疗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