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开发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化疗法
近日,来自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伴有遗传背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使用新药物dalcetrapib的最佳人群,该药可以减少至少39%的心脏病发作、中风、不稳定心绞痛、冠状血管再生等疾病发病率。有关内容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上,这一发现为心血管医学及相关治疗药物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杨武庆:新技术推动康复医疗智能化应用
8月2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健康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斯波特大酒店进行第二天的会议。来自上海电生理康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杨武庆秘书长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新技术推动康复医疗智能化应用"的精彩报告。
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
随着药效差异、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临床试验和新药开发的损失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诊断学、纳米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个体化药物治疗纷纷启动,标志着个体化用药时代已经到来,但同时医疗体制及政策的不完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还有待探索等问题使得个体化用药之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医疗影像诊断器械的发展态势分析
1895年,X线的发现为放射学奠定了发展基础,随着各种新型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放射学由单纯的 X线成像发展到包括 CT、MRI、超声、核医学、CR、DR等各种数字化成像技术的现代影像学阶段。
2013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
本次会议正是为促进我国个体化用药研究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而举办,拟将邀请医药相关部门领导、国内著名医药科研及临床专家、跨国制药企业代表,针对个体化用药的行业进展与趋势、政策法规及管理规范、最新诊断技术、个体化药物临床应用、个体化药品研发与安全监测等热点议题进行广泛讨论,旨在促进政府、科研单位、医疗机构、企业等多方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个体化用药与转化医学的健康发展。
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用药备受关注
个体化用药,顾名思义就是药物治疗“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在充分考虑每个病人的遗传因素(即药物代谢基因类型)、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
上海交大Bio-X秦胜营:我国逐步向个体化用药时代迈进
每位患者的疾病状态、并发症情况、遗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环境因素等均会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反应,个性化用药已逐渐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及必然趋势。 电话采访与拜访 第一次联系秦胜营教授是ENCODE问世当天的电话采访,他通俗的解读让人受益匪浅。
七成老人患有骨关节炎 治疗应个体化
步态蹒跚、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难忍、久坐后又“站不起来”……人一上了年纪,这些肢体活动的不便被人们称作“老胳膊老腿”习以为常,然而不同于头发花白、牙齿松动,这些被忽视的症状,它可能会累及人体某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引起疼痛、炎症、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甚至残疾。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蔡道章副院长呼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防治骨关节炎的关键。
遗传靶点让疾病治疗进入个体化时代
像Tracy一样的非洲裔美国人为科学家提供了控制胆固醇的最具前景化合物的遗传线索,在1987年首个他汀类药物获得美国批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审批。之前,Helen Hobbs 和Jonathan Cohen研究人员报告称,Tracy的PCSK基因分别继承了来自父母的2个突变,有效地消除血液中一种蛋白质,并从根本上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