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揭示动物中DNA转座子通过两种机制介导基因重复
转座子被认为是宿主基因组演化的重要推动力。其类型众多,包含non-LTR(Long Terminal Repeat)型逆转座子、LTR型逆转座子、Helitron型DNA转座子、TIR(Terminal Inverted Repeat)型DNA转座子等,可引起包含基因重复(gene duplication)在内的各种遗传突变。已有研究表明,non-LTR型逆
香港研资局批4亿港元资助八个研究项目 两个涉及新冠肺炎
香港研究资助局(研资局)13日公布2021/2022年度主题研究计划的拨款结果,8份优秀研究建议书获批资助超过4亿元(港币,下同),当中2个项目与新冠肺炎有关。据悉,8份优秀研究建议书获批资助合共4.15亿元,其中3.67亿元由研资局提供,4800万元则由有关大学以配对方式提供。拨款文件可见,8个研究项目中,2个与新冠肺炎有关,分别为“新冠病毒的病毒学、免疫
《Nature》子刊: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病毒和癌细胞,两强相遇谁会阵亡?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性病毒,由于其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癌的免疫反应而不会伤害正常的健康组织,逐渐成为抗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星。20世纪初,《The Lancet》杂志报道了一位患有慢性白血病的妇女在一次流感病毒感染后,出现了病变白细胞数减少、病情好转的迹象,因此吸引了科学界的目光。1991年,《Science》杂志的一篇文章
两名虚弱的患者,粪便移植治疗其他疾病时,还迅速治愈了新冠肺炎
众所周知,被称为人类“第二大脑”的肠道微生物组(菌群)与各种人类疾病如如癌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压,以及老年痴呆症和精神类疾病等密切相关。因为肠道菌群直接影响肠道中引发疾病的促炎反应和对抗疾病的抗炎反应间的平衡。健康的肠道生态系统一定是平衡且互惠互利的状态;反之,则会表现出各种健康问题。如今已经非常成熟的粪便移植(F
巨犀新种告诉你,“史前巨兽”为何能在青藏高原两侧穿越
“史前巨兽”为何能在青藏高原两侧穿越?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的一个巨犀新种对回答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新种揭示了巨犀曾穿越当时并非高海拔地区的青藏高原,在其南北两侧之间迁徙。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甘肃省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共同为巨犀新种举行命名仪式。因化石在临夏发现,他们将这个新种命名为“临夏
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两大适应症三获美中两国突破性疗法认定
6月29日,中国药监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显示,刚刚获批上市销售的中国首个原创抗体偶联药物(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剂”)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类药物
昂阔医药在中美两地正式全面运营,加速推动肿瘤创新药物出海
2020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30万例,全球癌症死亡病例1,000万,癌症罹患率高达20%。
Memory:人类最早的记忆或许始于两岁半
2021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记忆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其就好像电脑中的存储硬盘一样,人类会将过去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全部储存于大脑之中,并不断地记忆储存,使得我们能够回忆过去。但记忆储存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人无法储存3岁之前的记忆。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emory上题为“What is your earliest memor
Science:科学家在小鼠大脑中发现两种新型的胶质细胞
2021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成年小鼠的脑室-室下区(V-SVZ,ventricular-subventricular zone)中静息神经干细胞(NSCs,Quiescent neural stem cells)经过激活后能产生神经元细胞和一些胶质细胞。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Release of stem ce
再添两大新适应症,PD-1单抗百泽安®用于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癌在华获批
2021年6月23日,百济神州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D-1单抗百泽安®(通用名: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再获两大新适应症,单药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一种全身治疗的肝细胞癌(HCC)及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