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成功消灭广州两个岛屿上最致命的蚊子
2019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中国广州的两个岛屿上,研究人员几乎消灭了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蚊子种群--亚洲虎蚊(白纹伊蚊)。他们首次在实地试验中使用了两种有前途的控制技术,将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4%。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这一双管齐下的方法,将亚洲虎蚊雌蚊的绝育与雄性虎蚊的感染结合了起来。华盛顿特区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的蚊子
弹性传感器可粘附在皮肤上,追踪佩戴者生命体征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可穿戴式皮肤传感器,可以通过汗液中的皮质醇水平测量压力。现在,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宣布了一种追踪其他生命体征的类似传感器。弹性传感器可粘附在皮肤上,追踪佩戴者生命体征这项新技术被称为BodyNet,由化学工程教授Zhenan Bao领导的团队开发。Zhenan Bao带领的团队之前曾研发触敏机器人皮肤,不再需要后可溶解的植入式血流传感器,以及减少电子废物的
Nature:新研究让mRNA转录本上的m6A标记不再神秘
2019年8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些mRNA转录本上出现的化学修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细胞在遭受损伤后进行自我修复,并且也可能是了解重要的人类疾病的关键。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6A enhances the phase separation potential of mRNA”。图片
Science:对再生医学监管的放松会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
2019年8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和英国的研究人员指出放松再生医学监管的国家可能会导致国际标准的螺旋式下降。他们提醒道,如果只有一个国家决定放松这个领域的监管,那么高度的竞争意识可以激励其他国家做同样的事情。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监管放松是否最有利于竞争、科学或患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8月16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owngrading
食物过敏增多如何化解“舌尖上的危险”?
每年8月的第二周是“中国过敏防治周”,今年的主题为“关注食物过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食物过敏有所增加,如何化解“舌尖上的危险”?北京协和医院尹佳教授说,食物过敏的发病在全球呈逐年增高趋势,在低龄人群尤为明显。食物过敏可出现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窒息和休克症状。对出现致命症状的恐惧让某些食物过敏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食物过敏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避免
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新研究或揭开这个未解之谜?
2019年8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水是地球上生命所必需的,也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但是考虑到我们的星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仍然有这么多的水是相当令人惊讶的。地球是由一团气体和尘埃--一个原行星盘--聚集而成的,在最初的几百万年里异常炽热。它的表面被彗星和小行星的撞击保持熔融状态。由于重力加热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地球内部曾经(现在仍然)是液态的。这意味着,如果地球上有任何初始水(
Science:为了养活14亿人口,中国在农作物基因组编辑上押下重注
2019年8月5日讯/生物谷BIOON/---如果高彩霞(Gao Caixia)是一名农民,她可能不会那么引人关注。她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CAS)的一个分支机构的办公室里从事科研工作。从她的办公室到大厅,来自一种异常柔软的水稻品种和一种具有特别肥大的穗粒且对一种常见真菌产生抗性的小麦品种的种子在组织培养室中发芽。走一小段路,就会发现温室里就挤满了野生番茄,它们比驯化品种的番茄要顽强得多,但也结
发现癌细胞上新的“别吃我”信号,新的免疫疗法即将来临
2019年8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信号,癌症似乎可以利用这种信号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和破坏。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在植入人类癌症的老鼠体内阻断这种信号可以让免疫细胞攻击癌症。阻止其他"不要吃我"的信号已经成为其他可能的抗癌疗法的基础。通常,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会检测到癌细胞,然后吞噬它们。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可以告诉巨噬细胞不要
中国科学家在CNS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读!(2019年6-7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6-7月份中国科学家们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抑制肺癌转移doi:10.1038/s41586-019-1340-y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ucose, UDP-葡萄糖)是糖醛酸途径(uronic acid pathway)中的一种代谢中间物。在一项新的研
研究发现“上”收缩压和“下”舒张压分别预测了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
2019年7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与之前几十年的研究结果相反:血压读数中的"上"收缩压和"下"舒张压分别预测了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此前的研究表明,高收缩压比舒张压更有可能导致不良结果。"这项研究为一个基本问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且给出了如此清晰的答案,"首席作者Alexander C. Flint博士说,他是凯萨医疗机构中风专家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