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获诺贝尔奖,Treg细胞研究再获突破,来自华人团队
这项研究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免疫调控的理解:Foxp3 的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 Treg 细胞的生命阶段和外界免疫环境动态变化的。
2025-10-13
动辄百万美元奖金,这些科学大奖想要与诺贝尔奖竞争:它们含金量如何?
近年来,一些科学奖项纷纷涌现,有些是为了填补诺贝尔奖未涉及领域的空白,有些则提供了更丰厚的奖金。这些奖项相比于诺贝尔奖,又有着哪些不同呢?
2025-10-06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何授予这两位科学家?
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 Victor Ambros(麻省大学医学院)和 Gary Ruvkun,表彰他们发现 microRNA 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基因原理。
2025-10-06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对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获奖
2025-10-09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外周免疫耐受研究获奖
202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Mary Brunkow、Fred Ramsdell、Shimon Sakaguchi(坂口志文)三人。
2025-10-07
美国学者称:许锦波本应共享2024诺贝尔化学奖
2024-10-22
20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何授予他们二人?
将mRNA技术用于疫苗和治疗目的的想法也开始起飞,但前方仍存在障碍。体外转录得到的mRNA并不稳定,其递送具有挑战性,需要开发复杂的载体脂质系统来封装mRNA。
2024-10-09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两位科学家因发现microRNA及其调控作用而获奖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