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冯建峰团队发现,睡眠是健康的“因”,长睡眠是健康的“果”

这项成果是睡眠健康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首次揭示了睡眠时长非线性关系的“双路径机制”, 颠覆了传统“一刀切”的睡眠健康认知。

2025-03-05

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睡眠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突变——SIK3-N783Y,这种突变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有些人睡眠需求少。

2025-05-15

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睡眠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突变——SIK3-N783Y,这种突变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有些人睡眠需求少。

2025-05-12

Nature:果蝇大脑的“睡眠守护”,科学家揭秘神经机制背后的奥秘

来自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果蝇大脑中一种独特的神经机制,这种机制能帮助果蝇进入安静的状态,甚至可能对人类的睡眠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2025-08-24

多项研究:自然拥有特殊的基因突变,睡眠效率高,睡得少但记忆力不受影响

睡得少但依旧精神好、记忆好,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就好像高效地完成了「睡觉」这件在我们一生中耗时很长的事情。下面三篇文献就为我们揭开了短睡眠背后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基因的力量。

2025-02-25

两项研究:饮食、活动量、吸烟史、睡眠等8项指标关乎健康长寿,满分可延寿8.9年

理想的心血管指标涵盖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总胆固醇水平维持在<200mg/dL、不抽烟、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4.9以及每周运动时间达到或超过150分钟。

2025-06-03

JAMA子刊:新研究表明习惯性睡眠时间与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许多人每天睡眠不足 7 小时,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睡眠时间短(short sleep duration)。例如,根据 2020 年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

2024-04-07

继10年潜心研究后 科学家终鉴别出第二个“天生睡眠”基因

2019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继10年潜心研究后,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终于鉴别出了第二个促进“天生短时间睡眠”的关键基因,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了第一个促进“天生短时间睡眠”的基因,天生短时间睡眠,即个体终生每晚的睡眠时间仅为4-6个小时,但其机体仍然得到了充足的休息,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与国际杂志Neuron上。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研究者Ying-H

2019-09-04

美国“直立睡眠”公司发明站着睡觉的神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它看上去有点儿像医师使用的脖颈康复仪,但事实上这种奇特装置将解决上班通勤人员发困时头部靠在身边乘客肩膀打盹时带来的尴尬。据美国制造商“直立睡眠者”公司称,该装置可使用户在汽车、火车和飞机上保持上身直立状态进行睡眠。

2015-03-26

睡眠和呼吸道医学领导发布睡眠呼吸暂停五大研究成果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睡眠呼吸障碍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解决方案的创新者和先驱瑞思迈 (ResMed) 发布了其去年有关睡眠呼吸暂停的5大研究发现。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