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俞立团队揭示迁移体介导的细胞因子包装释放和靶向递送新机制
这项研究表明,迁移体包装释放细胞因子可能是在循环系统中建立局部细胞因子梯度的关键机制,提出了细胞因子释放和递送的新机制,为免疫应答调节提供了新见解。
PNAS:揭示HIV选择性包装它的RNA基因组进行复制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HIV RNA序列中的一个小差异如何能让病毒RNA被包装起来进行复制,从而为在未来开发HIV治疗方法提供潜在的新靶标。
利用包装ZFP-DNMT3A融合蛋白的外泌体在体内高效抑制HIV病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希望之城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抗HIV蛋白,可以抑制小鼠骨髓、脾脏和大脑中的HIV水平,并阻止这种病毒在这些部位中的复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阐释疱疹病毒基因组包装、稳定及释放过程的“压力感应和调控”分子机制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属于疱疹病毒科β亚家族,是一种在人类中广泛传播的双链DNA包膜病毒。HCMV感染会给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如器官移植患者或艾滋病人)带来致命危害,此外,还会引发胎儿死亡和新生儿出身缺陷等后果。HCM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三层架构:最外层是含有糖蛋白的脂质双分子层包膜(envelope),最内层
美味食品隐藏“三高”风险 专家倡议推动食品包装正面标识
薯片、饮料、饼干……这些美味的食品往往隐藏着高盐、高油、高糖的风险。在16日举行的食品包装正面标识学术会议上,专家介绍,83.9%的公众每月至少购买一次预包装食品,倡议积极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包装正面标识”信息,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食品营养处处长徐娇表示,高盐、高油、高糖的摄入是引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
中国疾控中心: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新冠活病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本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
BBRC:特殊的细胞因子或能帮助包装流感病毒的基因组
2020年4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上题为“Cellular mRNA export factor UAP56 recognizes nucleic acid binding site of influenza vir
PNAS:新型成像技术提供关于病毒包装的新见解
2019年10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人员第一次捕获了单个病毒形成的图像,从而实时了解了病毒装配的动力学特征。该研究为如何对抗病毒和工程自组装粒子提供了新的见解。该研究发表在《PNAS》杂志上。 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学院的物理学教授Vinothan Manoharan表示:“结构生物学已经能够以惊人的分辨率解析病毒的结构,甚至可以到每种蛋白质中的每个原子。但是
Nat Cell Biol:研究破译肿瘤“货物”的包装,揭示肿瘤的传播过程
2019年7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圣母大学的研究人员概述了肿瘤细胞将核酸从表面转移到小囊泡的传递机制,这些信息最终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共享,从而导致癌症扩散。这项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的研究展示了microRNA"货物"是如何进入细胞外囊泡的,其过程类似于通过一系列卡车、汽车和邮递员运送包裹。释放的小泡被其他非肿瘤细胞吸收,从而改变周围受体细
科学家首次解析出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DNA包装机制!
2019年6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进行研究首次观察到了将DNA压缩到病毒衣壳中的复杂机器,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HSV-1是一种引起唇疱疹的病毒。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改进型的抗病毒疗法来治疗包括唇疱疹、癌症及出生缺陷等疾病的新型疗法。图片来源:G. Wang, Y. Ma and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