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二为一,燃石医学为实体瘤患者提供DNA+RNA双检测产品
作为驱动癌症产生的始因之一,携带某些融合基因/剪切变异的患者相关靶向药预后较好,使得相关变异事件的有效检出深受临床重视。 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MET抑制剂赛沃替尼治疗Met14跳读的NSCLC患者(初治/经治),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9.2%(疗效评价集)[1],目前,赛沃替尼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纳入优先审评。 &nbs
Mol Cell: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让CRISPR-Cas9按顺序编辑DNA
2021年2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序列剪切或编辑进行编程。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Molecular 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equential Activation of Guide RNAs to Enable Successive
研究揭示AMPK促进DNA双链损伤修复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佳和臧奕在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M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n 53BP1 Promotes c-NHEJ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深入阐明了AMPK促进DNA双链损伤修复的作用方式及具体机制,发现了AMPK通过对新底物53BP1的磷酸化修饰促进c-NHEJ修复,从而
Science子刊:新研究证实尿液中的游离DNA可潜在用于癌症检测
2021年2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长期以来,尿液分析一直是体检的主要内容,用于检测和管理一些疾病和失调,但不包括癌症。不过,如果对癌症也有这么简单,那么是否更有可能在这种疾病对治疗的反应更有利、治疗结果更好的时候,也就是最早期阶段,发现它呢?针对这一个问题,来自美国希望之城、贝勒大学医学中心和凤凰城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游
Nature Methods Reviews Primers创刊号发表“DNA折纸术”领域引导性综述
近日,应Nature系列新上线期刊Nature Methods Reviews Primers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领衔组织了DNA纳米技术领域多个国家的知名学者,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Hao Yan、耶鲁大学教授Chenxiang Lin,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Friedrich C. Simmel、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Barbara Sac
人细胞可以在细胞质中合成DNA
2021年2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十年中,有零星的报告称在细胞质中发现了哺乳动物细胞自身的DNA,主要是在疾病和衰老的情况下。虽然在细胞质中发现来自入侵有机体的DNA并不罕见,但是发现来自有机体自身的遗传密码--以从RNA模板合成的互补DNA(cDNA)的形式---却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在每一种情况下,cDNA都来自于内源性逆转录转座子
Nature:科学家成功完成距今100多万年的猛犸象的全球最古老DNA测序研究
2021年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德哥尔摩古遗传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埋藏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一百多万年的猛犸象牙齿进行分析,得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DNA测序信息,这一研究是当今科学家利用基因测序手段对遥远过去古老动物进行遗传测序的又一壮举。研究者表示,这三份样本中一份样本大约由8
科学家绘制出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类基因组中非编码DNA图谱 揭示了3万个人类疾病区域的特殊回路!
2021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Regulatory genomic circuitry of human disease loci by integrative epigenomic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绘制表观基因组图谱即使了3万个人类疾病区域的回路。20年前
研究揭示TET同源蛋白CMD1利用维生素C催化DNA中5mC形成5gmC修饰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建平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for vitamin C-derived C5-glyceryl-methylcytosine DNA modification catalyzed by algal TET hom
IMEC研发世界最小的生物传感器 瞄准高灵敏度DNA分子检测
比利时IMEC(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微电子研究中心)推出全世界最小的基于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生物传感器(BioFET),尺寸仅为13纳米鳍宽和50纳米栅极长,并成功在其300毫米洁净室实现生产。目前该传感器可检测的极限为几十个DNA分子,最终目标是能够实现单个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