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hem & Biol:鉴别出一类抑制致死性病毒复制的化合物

2013年3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类化合物,其可以有效阻断遗传多样化病毒的复制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杂志Chemistry & Biology上,这或许为我们开发广谱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抵御一系列病毒感染提供帮助...

2013-03-23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液氧中碳氢化合物的浓度

摘要:空分设备长期运行后,入塔空气中残存的微量乙炔和其他碳氢化合物在液氧中必然会逐渐浓缩,当含量超过其溶解度时就会出现固体颗粒析出,从而构成了对空分生产的极大危害。为确保空分系统长周期安全运行,所以对液氧中乙炔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监测,以便为空分生产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1分析所用仪器 HZT-02型痕量总烃色谱分析仪。电脑数据处理氢气发生器高纯氮气一瓶仪表空气。

2013-05-31

PLoS Genetics:深度DNA测序技术揭露中草药的化合物成分及毒性

本研究中所用的四种中药样品:A:熊胆汁晶体 B:赛加羚羊角粉末 C:牙痛一粒丸 D:八宝清心散 近日,来自澳洲莫道克大学的研究者运用新的DNA技术来揭示动物和植物传统中药的药物组分(TCMs),一些检测中药样品中包含有一些潜在的毒性植物成分、变应原以及将要绝种的动物残痕。

2012-11-18

PloS One:离子通道活性化合物筛选平台建设

离子通道是生命有机体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石之一,其介导的生物电信号在心脏跳动、激素分泌、信号传导及认知记忆等所有生命过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离子通道在基因水平的突变可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因此是最重要的药物靶点之一,同时也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之一。

2012-12-21

AJRCMB:吩嗪化合物可损伤囊性纤维化病人的肺部功能

2012年9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州理工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囊性纤维化病人呼吸道中吩嗪化合物的存在可以对患者肺功能以及肺部微生物复杂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

2012-11-18

BJP:大麻中化合物次大麻二酚有助改善癫痫症状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科学家首次证明以前研究中被忽略的大麻中的一种化合物可能有助于癫痫的治疗。 药剂和心理学系研究团队发现大麻中一个被忽略了的天然化合物具有防止癫痫发作的潜力,同时并不会带来不良影响,而许多现有的抗癫痫药物往往会导致如无法控制的颤抖等副作用。

2012-11-18

J Med Chem: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化合物治疗前列腺癌

2012年11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维克森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新型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研究论文发表在11月26日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杂志上。 所有细胞包括正常和病变细胞都依赖PI3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生长,因此能选择性抑制癌细胞中该生长途径对抗癌症一直是科学家长期以来一个挑战。

2012-11-30

:简单有机化合物能合成人造细胞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用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了能够自我增殖的人造细胞。这种增殖方式类似大肠杆菌的细胞有望成为探索生物起源的线索。 取得这项成果的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菅原正等组成的团队。研究人员先利用类似界面活性剂的分子、催化剂以及水制成双层膜。然后把混有从大肠杆菌提取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DNA合成酶的水注入双层膜,让膜包裹着含DNA的水,形成外观像细胞的直径1至10微米的球体。

2012-11-18

Blood:斑马鱼模型研究发现一种抗白血病新化合物

2012年4月9日,发表在Bloo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新的毒性小的抗白血病化合物能成功治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斑马鱼,研究结果证实该化合物有可能成为一种针对人白血病的新药物。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白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导致正常未成熟T细胞发展成白血病细胞。白血病细胞能迅速进入血液和身体的其他部位,诱发一些危及生命的症状包括出血过多和频繁的感染症状。

2012-11-18

PLoS ONE:大麻样化合物抑制HIV

据期刊PLoS ONE上发表的文章报道,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大麻样化合物可触发人免疫细胞受体,能直接抑制艾滋病(AIDS)晚期阶段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医用大麻常用来止痛、缓解消瘦和厌食及晚期艾滋病的副反应。本研究首次揭示免疫细胞的大麻受体(即大麻素受体CB1和CB2)能影响病毒传播。了解该受体对病毒的作用有助于开发减缓AIDS进程的新药物。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