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脂肪细胞膜蛋白:治疗前列腺癌新

 前列腺癌是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对中老年男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国际公认的研究表明,通过抑制雄性激素的合成,对于治疗前列腺癌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会逐渐产生抗药性并最终导致癌细胞转移。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肿瘤标志物中心高山实验室在国际权威期刊Cancer Research发表题为“Cholesterol Induc

2019-07-17

Nat Commun:特殊G蛋白偶联受体有望作为开发新型癌症药物的关键

2019年2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癌症突变影响细胞膜表面特定类型受体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为开发治疗特定类型癌症的个体化药物疗法提供新的思路,比如直肠癌和肺癌等。图片来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一类名为

2019-02-17

Mol Cell:靶向RNA结合蛋白有望逆转衰老

2019年1月25日/生物谷BIOON/---衰老的身体经历生物学变化,从而导致细胞和组织功能下降。大多数试图鉴定参与年龄相关功能障碍的分子的研究仅关注基于mRNA转录的机制,然而,这仍然仅是我们的细胞中复杂调节机制的一部分。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Johan Auwerx及其团队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了衰老与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 RBP)之间的

2019-01-25

科学家构建RNA结合蛋白的剪接调控作用预测模型

 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内超过90%的基因存在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该过程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生理阶段受到严格的调控,其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选择性剪接的体内调控主要由前体mRNA中的顺式元件(cis-elements) 招募反式剪接作用因子(trans-acting splicing factors)来实现。通常情况下,反式剪接作用因子存在一个模块

2018-11-15

JBC:靶向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为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新

2018年5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在多种肿瘤中存在过表达能够促进癌症进展。之前研究表明JMJD1A能够促进结直肠癌进展,但是该分子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了解。最近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JMJD1A能够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促进结直肠癌进展并揭示了具体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BC上。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J

2018-05-27

核输入受体可逆转异常聚集的RNA结合蛋白

2018年4月26日/生物谷BIOON/---许多被称作核RNA结合蛋白(RBP)的特殊分子,当错误地被放置在细胞核外面时,会形成包括额颞叶痴呆症(FTD)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在内的几种脑部疾病中观察到的有害蛋白团块。由这些致病性蛋白形成的团块含有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的粘性原纤维。为此,人们想要逆转这些团块的形成,并将RBP蛋白重新放回细胞核内的适当位置上。在正常情形下,核输入受体(nu

2018-04-26

核转运蛋白β1作为脑胶质瘤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熊志奇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抑制KPNB1扰乱蛋白质稳态并诱发非折叠蛋白反应介导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为题,在线发表在《癌基因》上。研究揭示了抑制蛋白核转运受体KPNB1产生蛋白稳态失调和非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阐明了凋亡的上游分子信号通路和耐受

2018-04-19

Cell:科学家鉴别出新型癌症蛋白“防护盾” 有望作为新型癌症疗法开发的

2018年4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诺和诺德蛋白质研究基金会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蛋白防护盾,其或能帮助修复细胞中损伤的DNA,同时还能影响乳腺癌疗法中癌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图片来源:fanpop.com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生最为频繁的一种癌症类型,每年全球都有成千上万名癌症新发病例,大约5%至10%的乳腺癌都

2018-04-18

科学家鉴别出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疾病的关键蛋白

2017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一种蛋白质在治疗或阻止代谢性疾病(比如肥胖和糖尿病)发生上的潜力。图片来源: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Nischarin就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新型蛋白质,研究者表示,Nischa

2017-09-04

研究实现核磁共振解析中等亲和力的配基和蛋白作用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阮科课题组在核磁共振研究中等亲和力的化学工具分子和靶点蛋白作用模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9日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大博士生高佳和清华大学博士生梁鄂。蛋白-配基的相互作用模式是理性药物发现的核心。复合物晶体结构研究受限于小分子的水溶性,而中等亲和力的先导化合物通常处于核磁中等交换尺度,导致结合界面的核磁共振信号谱线严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