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MB:揭示嵌入基因组DNA中RNA移除机制
当称作核糖核酸的RNA组分单元嵌入到含有一个有机体全部遗传数据的基因组DNA时它们能够导致细胞产生问题。众所周知,DNA中核糖核酸能够潜在性地扭曲DNA双螺旋结构,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并且改变DNA代谢,但是不太清楚的是这些核糖核酸的命运。 一篇新研究对这些嵌入到基因组DNA中的核糖核酸如何被识别和从细胞中清除出去提供一种机制性解释。
Veter Res:大鲵虹彩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及其结构变化
大鲵 (或称娃娃鱼)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为我国所特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虹彩病毒在全球范围普遍流行,是侵染众多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等水生动物的重要病毒病原。有证据表明,虹彩病毒是包括蛙和大鲵在内的两栖类自然种群显著下降或消亡的原因之一,而鉴定虹彩病毒病原并阐明其基因组结构特征是研发相应病害防控技术的前提。
Science:研究者首次实现对细菌基因组的重编码 使得细菌可有效抵御病毒感染
2013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耶鲁和哈佛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对有机体的全基因组进行了重新编码,并且改善了细菌抵抗病毒的能力。 研究者Farren Isaacs教授表示,我们首次实现了对遗传代码的基础性改变,通过使用新型遗传代码来创造出有机体使得我们可以扩大研究生物功能的范围。
PLoS Pathog:工程化技术控制病毒基因组有助抗病毒疫苗的开发
2013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苏格兰格拉斯格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方法可以合成以及改变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的基因组,这种病毒是新发现在寄生于家畜如山羊、牛身上的致病菌,研究者表示,暴露于这种病毒容易引发人类患病,相关研究刊登于1月10日的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PNAS:揭示RNA病毒劫持宿主细胞进行增殖机制
通过发现某些病毒如何利用它们的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微生物学家们鉴定出一种新方法来开发一种广谱性疗法来治疗诸如脑膜炎、脑炎、肝炎和可能普通感冒之类的病毒性疾病。 在这项由Bert Semler教授领导的新研究中,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人员和丹麦同事们发现某些RNA病毒劫持人细胞中的一种关键性DNA修复酶从而产生用于它们进行复制时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Nano Today:新研究有望利用RNA纳米颗粒来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
2012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有望开发出超稳定的RNA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功能和结合到癌症之上从而有助于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同时不伤害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Nano Today期刊上。 研究人员利用RNA作为构造元件(building block)来自底向上构建出RNA纳米结构。
Science:人巨细胞病毒病毒基因组测序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疱疹病毒,感染约50-100%的成人,但通常没有不良影响,并且它可以保持潜伏多年。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发展中国家感染人数比发达国家人数多。 该病毒可导致出新生儿生缺陷和免疫系统受损,可能会导致致命疾病。该病毒也与癌症发展有关联。这项新的研究分析了病毒的蛋白质组,并描述了所有表达的蛋白质。
Molecular Cell:基因组所RNA甲基化表观遗传新机制研究获重要进展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重大疾病基因组与个体化医疗实验室 “百人计划”研究员杨运桂研究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实验室和奥斯陆大学Arne Klungland教授合作完成的“RNA甲基化表观遗传新机制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Cell子刊 Molecular Cell 杂志以 ALKBH5 is a Mammalian RNA Demethylase that Imp
PNAS:揭示病毒RNA如何进行高效包装
2012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者鉴别出了普通病毒生活周期中的一个关键的阶段,这样使得普通的感冒或许也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发抵御病毒性疾病的方法。研究者在单一分子水平上揭示了遗传物质如何形成单链RNA病毒的核心,研究者的新型研究为抵御许多类型的病毒感染提供了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mBio:病毒基因组测序标准发布
美国军队传染性疾病医疗研究中心(USAMRIID)牵头多家知名机构,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的mBio杂志上发布了病毒基因组测序的一系列标准,为从事病毒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通用“语言”。文章的资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