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全新外泌体形成通路

 外泌体存在于各种生物体液中,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物等来发挥细胞间通讯功能,参与免疫应答、病毒感染、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内体转变为成熟多囊泡内体(MVEs)的过程中,内体膜向腔内出芽形成腔内囊泡(ILVs),MVEs与细胞膜融合释放ILVs到细胞外,即形成外泌体。目前认为内体膜出芽形成

2020-10-29

RAS-RAF-MEK-ERK通路迎来新药:VS-6766 I期试验结果公布

 作为一条经典的肿瘤信号传导通路:RAS-RAF-MEK-ERK通路与多个癌种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人类恶性肿瘤中常见的致癌途径,与大约三分之一的实体瘤和一半多发性骨髓瘤相关。VS-6766(CH5126766)是一种RAF/MEK抑制剂,可通过形成稳定的RAF-MEK复合物来防止其被RAF磷酸化。《柳叶刀-肿瘤学》最近发表了VS-6766不限癌种治疗

2020-11-06

Nat Commun:一种新型化合物或能高度选择性地干预癌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帮助治疗多种血液癌症

2020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用于人体试验治疗血液癌症的精准化药物的作用机理。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花费了4年时间来阐明名为PCLX-001的化合物是如何靶向作用发挥豆蔻酰化(myristoylatio

2020-11-04

Science:揭示ABL激酶的动态构象变化,为开发新一代癌症靶向药物奠定基础

2020年10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可视化观察了之前未知的ABL激酶的结构,从而为设计针对成年和儿童癌症患者的靶向疗法提供新的见解。这项研究将推进对癌症靶向药物产生的耐药性的理解。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0月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nformational sta

2020-10-09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BTK激酶抑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青松、刘静带领的药学团队,开发出针对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一代高选择性、高活性BTK激酶抑制剂CHMFL-BTK-85。这是继CHMFL-BTK-01和CHMFL-BTK-11后,该团队在BTK激酶抑制剂研究中取得的又一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2020-10-01

Nat Cell Biol:新通路有助于肺脏组织修复

费城儿童医院(CHOP)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细胞途径,针对该途径可以设计天然药物靶向以刺激肺组织再生,这对于从多发性肺损伤中恢复很重要。这项发现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可以为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由于COVID-19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020-10-01

《自然》:揭示癌细胞免疫逃避的核心通路,CRISPR技术发现182个潜在免疫疗法靶点

 癌症免疫疗法是改变癌症治疗格局的革命性突破,然而,即使已经有多款FDA批准的免疫疗法上市,仍然只有少部分癌症患者能够从中获益。这是由于癌细胞也非常“狡猾”,它们能够使用多种手段防止被免疫细胞靶向和消灭。目前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靶点都是癌细胞用来逃避免疫系统“追杀”的手段之一。而研究人员也在为更全面,更系统性地了解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而努力。日前

2020-10-03

中国科学家揭示调节T细胞衰竭的关键激酶

 内源性或转移的细胞毒性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基本介质,持续的抗原暴露会使T细胞逐渐变成衰竭状态。了解如何防止T细胞衰竭,从而扩展其功能是目前免疫肿瘤学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是一种免疫抑制调节激酶,也是一种T细胞受体(TCR)的负调节因子,会破坏TCR信号复合体的稳定性。先前的研究表明,HPK1激酶可以抑制多种细胞的免疫功能

2020-09-19

研究揭示大豆受体激酶作为分子开关调节抗病免疫触发的分子机制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来源,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病害(细菌性斑点病、疫霉根腐病、大豆锈病等)的发生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植物免疫系统由两个主要的免疫反应组成,微生物模式触发免疫(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PTI)和效应因子触发免疫(effector-triggered

2020-09-21

研究解析树鼩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基因特异性和HCV病毒感染模型受限的遗传机制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Nat. Commun. 2013;KIZ version 2,Zool. Res.),利用新版基因组,可更好认识树鼩的遗传特性,解释其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特别是病毒感染模型创建

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