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A3F抑制HIV-1复制的机制
人类胞嘧啶脱氨酶APOBEC3F(A3F)及APOBEC3G(A3G)抑制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复制。当缺乏HIV-1 Vif(Vif对HIV并非必不可少,但可能影响游离HIV感染性、病毒体的产生和体内传播)时,A3F/A3G合并组装病毒颗粒,并在随后被感染的靶细胞发挥抗病毒功能。
JBC:科学家解开癌细胞死亡之谜的关键
由英国莱斯特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证明某些肿瘤细胞对蛋白质P21特别敏感。这种蛋白质通常会迫使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停止分裂,但最近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P21也可以杀死癌细胞。 然而,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这是如何发生的。 莱斯特大学生物化学系Salvador Macip研究员说:“如果我们可以利用P21的这种“杀伤力”,那么我们可以开发出旨在提高P21水平的癌症新疗法。
JBC:揭示抑癌基因抑制端粒酶表达的机制
在癌细胞中,p53失活和端粒酶的重新激活是两个最要的生物事件。 研究发现,端粒酶催化亚基(TERT)的启动子受到严谨调控,并在体细胞中保持抑制状态,以确保生命体有限的寿命,并抑制肿瘤的发生。 最近,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hTERT启动子被p53、p63及p73强烈的抑制。
J Biol Chem:朱冰等组蛋白研究论文被评为JBC 2011年度最佳论文
近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朱冰实验室2011年发表于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H3K36 methylation antagonizes PRC2 mediated H3K27 methylation”近日被评为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1年度最佳论文。
JBC:姜黄素能防治帕金森氏病
姜黄素是一种亚洲香料姜黄中的主要化合物,未来或许可以用来治愈帕金森病。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特殊的物质可以预防帕金森病病理有关的蛋白质的凝集。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多巴胺的形成和活性不足为特征,另外患者还有路易氏体(Lewy Bodies)的存在。路易氏体是帕金森症的病理标志,它可在黑质脑细胞里的退化细胞中找到。
JBC:科学家发现癌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化疗和辐射引起癌细胞氧化应激,进而杀死肿瘤细胞。南加州大学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保护癌症和其他细胞免受应激压力的一种蛋白质有一天能够帮助医生打破癌细胞的防御能力,使得癌细胞对相应治疗更敏感。 南加州大学教授Kelvin J. A. Davies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证实蛋白质Nrf2能增强细胞应对氧化应激的能力。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3月23日的《生物化学杂志》上。
JBC:“生理时钟失调”影响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机制被揭示
近日,得克萨斯州A&M大学科学家已经研究揭示“生理时钟失调”如何可能会影响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研究结果最近公布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动物包括人类的睡眠和饮食模式都受到了昼夜节律的影响,
JBC:一种可激活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模式识别蛋白
甲壳动物拥有比较完善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当感受到外来微生物入侵以后,会立刻启动相关的免疫级联反应,从而引起细胞吞噬、包囊作用、黑化等免疫反应,这一过程中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酚氧化酶具有独特的双重催化功能,是生物体内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一般以无活性的酶原(prophenoloxidase, proPO)形式存在。
JBC:北大苏晓东教授阐明磷酸化抑制caspase-6的机制
Caspase全称为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它们的活性位点均包含半胱氨酸残基,能够特异性的切割靶蛋白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caspase-6是caspase家族的一种,它的底物是lamin A和keratin18,它们的降解导会致核纤层和细胞骨架的崩解。
JBC:两种泛素连接酶引起生长激素受体内化
受体内化是指受体蛋白通过质膜凹陷从而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内化后受体失活,信号转导过程中断。生长激素受体(GHR)的内化是一个高度调节的过程,该过程依赖于多聚泛素连接酶Skp Cullin F-box (SCFβTrCP)的结合及其酶活性的大小。近日,荷兰乌德勒支大学Ger J. Strous等人发现,UBC13以及HSP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对生长激素受体内吞是必须的。